试题与答案

在哪些情况下,需人为变更加料间隔?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在哪些情况下,需人为变更加料间隔?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7/8aed209d4b2f5f54c44ffb710e24c8f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地名)。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侦察兵)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间谍)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 * * 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之赵奢》)

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令邯郸——胥:通“须”,等待

B.复增垒。——益:更加

C.秦军解而——走:逃跑

D.赵奢曰:“之。”——内:使……进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王令赵奢将 / 精思傅会,十年

B.又召乐乘问焉 / 门虽设常关

C. * * 必厚集其阵待之 / 谨拜表

D.岂轻天下邪 / 州司临门,急星火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奢任田部吏时,有胆有识,敢于坚持原则,依法从严惩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的主事者。

B.平原君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国君面前推荐赵奢,让其负责管理全国赋税。

C.面对强秦伐韩,在是否援韩的问题上,赵国应对之策难定时,赵奢力主救韩,表现了非凡的胆识。

D.秦军的 * * 细潜入赵军营区,赵奢趁此施计,让其被表象蒙骗,中圈套而归,终使秦军大败。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材料分析题

据中通社2009年4月24日电:中 * * * * 、国家 * * 胡 * * ,21日至22日在山东进行考察。 * *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问:“乡亲们对国家的惠农政策还有什么要求?”一位村民回答:“希望粮食价格提一点,政府补助多一点,农资价格稳一点。” * * 说:“好,我一定把这些意见带回去。”

(1)村民对国家惠农政策的要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什么国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 * * 深入田间地头询民情、听民意的情景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初中生,你是否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请你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将如何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