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扬子晚报》2013年11月10日:近日,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扬子晚报》2013年11月10日: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语文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引发争议。该校一名研究生发表名为《慢一点:人民大学的“国际化”》的文章。调查发现,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早在几年前就将大学语文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

2013年11月20日“人民政协网”:“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中小学校开设书法课程迫在眉睫”……令人欣慰的是,在苏士澍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多次呼吁下,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2013年8月18日《青岛早报》:谁也没想到,一个没有宣传,主打“汉字文化”的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这个夏天靠口碑相传,一夜爆红,其微博话题登顶至电视节目排名的第一位,超越《中国好声音》《快乐大本营》《中国梦之声》等多档大热综艺。强大的观众反馈让央视在原有的播出平台央视十套外,紧急新开央视一套在每周二晚间重播。

小题1:请根据上面的新闻材料,以“汉语”为关键词,概括出三点结论。(3分)

小题2:《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宣传语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请你用对偶句的形式,为汉语写一句宣传语。(3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6/bae2f5b99bc9216fec4cbe402fb01ff0.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①D ②C ③B ④A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在文明发展的问题上,如何认识下列不同的观点。 材料1 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21世纪是文明冲突的世纪,文明的冲突将代替经济、政治的冲突,成为冲突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会发生冲突,如果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联合起来,西方基督教文明将会有灭顶之灾。 材料2 美国“9·11”恐怖事件后,有些人将这一事件看作是文明冲突的开始。站在基督教文明立场上的,主张十字军远征;站在伊斯兰文明立场上的,主张圣战。两方面主场对立。 材料3 江 * * 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承认世界多样化的现实,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材料4 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文明的形式不可能是单一的。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说明二者观点的区别。 (2)比较材料3与材料1、2,说明二者观点的区别。 (3)运用材料3、4的观点,说明文明发展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