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距关,毋内诸侯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题型:选择题

题目:

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距关,毋内诸侯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日夜望 * * 至,岂敢反乎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D.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轲自知事不就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6/65742daeb63220aaecd1dd05b8359b9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原式=(-a2)•4a6=-4a10;(2)原式=-6x4+9x3-12x2+3x;(3)原式=6x3-5x2-11x+15;(4)原式=-x3;(5)原式=-34x3y2z(6)原式=-9a2b2c3÷15a2b3c6=-45bc;(7)原式=[-8x2y-12x2y2+12x4y5]÷(-6xy)=43x+2xy-2x3y4;(8)原式=[-18-18×1]×4×1=-14×4=-1.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白居易和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有一天,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道:“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说完,他也就把这事忘掉了。
想不到有一年 * * 的季节,他去游山,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天气,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猛然想起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到来晚于山下。
后来,他又找来白居易的诗再读,发现前面有一篇序,序中写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即四月),如正二月天;梨花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读了,很有感慨地说:“都怪我读书不细,经验太少啊!”
请回答:
(1) 运用辩证法有关知识说明沈括为什么会错评了白居易的诗。
(2) 白居易与沈括一前一后取得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的认识,这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