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应首选 A.α-受体阻滞剂 B.β-受体阻滞剂 C.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应首选

A.α-受体阻滞剂
B.β-受体阻滞剂
C.钙拮抗剂
D.利尿剂
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答案:

参考答案:E

解析:[考点评析] 1.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于90 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血压的定义和分类(WHO/ISH,1999年)见表1。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2.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为多因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在比例上,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 3.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高血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主要是总外周血管阻力相对或绝对增高。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较集中在以下几个环节。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②肾性水钠潴留;③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④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导致细胞内钠、钙离子浓度升高;⑤胰岛素抵抗。 4.高血压早期无明显病理改变。长期高血压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表现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导致重要靶器官如心、脑、肾组织缺血。长期高血压及伴随的危险因素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该病变主要累及中、大动脉。①心脏:高血压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②脑:长期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微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③肾脏:长期持续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④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发生痉挛,随着病程进展出现硬化改变。 5.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少数患者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持续>130 mmHg,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 * * 水肿,肾脏损害突出,持续蛋白尿、血尿与管型尿。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给予有效降压治疗,预后很差,常死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病理上以肾小动脉纤维样坏死为特征。 6.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在高血压早期与晚期均可发生。危象发生时,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以及伴有痉挛动脉(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视网膜动脉、冠状动脉等)累及的靶器官缺血症状。 7.高血压脑病: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临床表现以脑病的症状与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 8.高血压治疗原则:①改善生活行为: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限制饮酒,增加运动;②高血压2级或以上患者(>160/100mmHg);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已经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患者;凡血压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改善生活行为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患者。③原则上应将血压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140/90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Hg。 9.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10.辨证论治: ①肝火亢盛证:治宜泻肝清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肝阳上亢证:治宜滋阴平肚,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③肝风上扰证:治宜镇肝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④痰湿中阻证:治宜化痰祛湿,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⑤阴阳两虚证:治宜滋阴补阳,方用地黄饮子加减。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