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

题型:问答题

题目:

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1所示.在此实验中:图2是小明同学做完实验后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地是______.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关系;

(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5)根据小明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6)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______

(7)本实验是用两支一样的错烛来进行实验的:如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后面的像,然后再点燃另一支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根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你认为这样做这个实验的结果好吗?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观察到像和代替蜡烛A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4)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从而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5)因为只有两次次实验,一次相等,另一次不相等,总结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不能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6)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即同时成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7)当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前面,然后再点燃另一支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时,两蜡烛的烛焰会晃动,很难重合,因此不是很好,需要有要改进的地方;如果将不点燃平面镜那支蜡烛.当两蜡烛完全重合时,后面的蜡烛也像点燃的一样,这样,效果会更好.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到平面镜的距离;

(3)大小;

(4)不能;虚;

(5)不能;因为只有两次次实验,一次相等,另一次不相等;

(6)玻璃板的两个表面都发生了光的反射现象而成像;

(7)不是很好;需要有要改进的地方;如果将不点燃平面镜那支蜡烛.当两蜡烛完全重合时,后面的蜡烛也像点燃的一样,这样,效果会更好.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关于软件可靠性与硬件可靠性的主要区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软件的失效多是逻辑错误引起的;硬件的失效很多不是逻辑错误引起的

B.硬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物理退化;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物理退化

C.硬件的使用者少,不容易引起失效;软件的使用者多,更容易引起失效

D.软件的每个拷贝都是完全一样的;按照设计生产出来的同规格硬件总有微小差别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