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忠王李秀成被清军俘获后,清方的记载说:“伪干王(洪仁玕)所编各书,李酋皆不屑看也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忠王李秀成被清军俘获后,清方的记载说:“伪干王(洪仁玕)所编各书,李酋皆不屑看也。”李秀成和太平天国其他领导人不重视“干王所编各书”的主要原因是 [ ]

A、军情紧急,无暇顾及

B、该书和农民 * * 没有必然联系

C、太平天国将领排斥西方文明

D、太平天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5/0e7c4098f6e3fe99da83b4a174b2c60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B题目分析:A.介词,跟,和;亲附,结交。B.如果没有 C.探问,拜访;回头看。 D.接见;表被动。点评:一词多义是文言文的特有现象,所考查的是在文中的含义。因此,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在文中的意思...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关于“香港”这一地名的由来,历史上有过多种记载和传闻,举其要者,约略有三种。

香江说。据史传,早年香港岛东南部有条溪涧流注入海,因水质甘香清甜而享有“香江”美誉。据此,香江人海的港口也就称为香港。

香姑说。据民间传闻,古时曾有位名叫香姑的女海盗,占据海岛为王,该岛便名为香姑岛,简称香岛,香港一名即由此演变而来。史学界有学者认为“香姑说”不足信。据考证,早在香姑之前,今属香港地区的大屿山一带便有盐民“人海起事”。此后更是海盗活动不绝,其中影响较大者就有明代的刘香。也有人认为“香姑说”并非全属无稽之谈,疑是由明代刘香的传闻演变而来。刘香曾威震广东沿海一带,历经数年围剿才被平息。但是,经香港大学学者论证,刘香之前,香港一名已经见诸史籍。

莞香说。史学界的大多数学者均倾向此说。莞香是一种优质香料,出产于广东东莞县,自唐代至明神宗万历元年,香港地区隶属东莞县管辖。尽管史界对香港地区种香制香业的起始年代尚无定论,但香港因莞香的种植和加工而得名一说,已为世人公认。

沿循莞香业的发展来重新认识香港,可为研究香港得名溯源这一历史问题提供重要的依据。莞香的种植和加工促进了莞香贸易的形成,最初的莞香贸易多是先将产品运至九龙尖沙嘴,然后运往广州,再远销海内外。古时尖沙嘴也称香埠头,转运香料的港口也就是称为香港。以后则以“香港”来泛称港岛、九龙和新界在内的整个香港地区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从复句关系来看是()。

A.目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条件关系

D.转折关系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