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

题型:综合题

题目: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频同英国商定。

材料三: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岛屿、彭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材料四: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 * * 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 * * 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以上材料无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19世纪中国受到哪些方面的“不平等待遇”的?(5分)

(2)材料二、三、四分别出自哪个不平等条件?(3分)

(3)结合三个条约的主要不同之处,说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逐步形成的。(10分)

答案:

(1)“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分)中国受到“不平等待遇” ;包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制造掺案,屠杀中国人民、掠夺财富、经济 侵略、文化侵略等方面(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材料二《南京条约》;材料三《马关条约》;材料四《辛丑条约》。(3分)

(3)材料一规定关税协定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材料二允许日本开设工厂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说明外国 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衔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3分)材料三规定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改设外交部、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成立,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的控制之 下,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4分)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使用换汇点和以假名开设的银行账户。案情介绍

一次毒品交易调查发现,毒品销售聚敛的现金被带到边蜀上的一个换汇点,在那里小额面值的大量金钱兑换成外汇,而后一袋袋的现金被带出边境,用于在国外购买制毒原料。

进一步的调查确认了一项计划,在这项计划中,非法所得资金以假名存储在已被洗钱人控制的换汇点的账户中。通过搜查其住所发现,这个换汇点没有保留现金交易的详细记录。在这项调查中,三个人以洗钱的罪名受到指控。

简述在本案中我们应吸取的教训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