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2岁,男性,胸片示左下肺3cm肿块,肿块表面光滑、质地均匀,CT平扫为软组织密度,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题目:

12岁,男性,胸片示左下肺3cm肿块,肿块表面光滑、质地均匀,CT平扫为软组织密度,CT增强明显强化,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左下肺结核瘤

B.左下隔离肺

C.左下肺支气管扩张

D.左下肺周围型肺癌

E.类风湿肺改变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3/9d9dfc244b38c8e3a489b00576fbc71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对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圈地运动之初,失地进城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为此,英国政府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后来在1601年,英国政府又通过了著名的伊丽莎白法即“旧济贫法”,为失地农民创造了多种就业的方式。到1834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新济贫法”。

——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二战后,为安置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以吸纳从农村中分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合作事业,拉长产业链,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③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非农产业人才。日本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开始采取措施促进非农产业向农村地区扩散,鼓励劳动力由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

——马克继《日本经验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材料三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开放和建立经济特区,吸引了大批民工。广东省成为四川省第一劳力输出大省,最高峰时曾达到500万,占四川民工省外输出的80%以上。四川省内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及四川省内城镇化进程加快,也吸引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据统计,四川城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由1990年的12.3%上升到2003年的28.6%,其中大部分就业岗位由农民进城人员取得。

——郭正模《近期四川向珠三角地区劳力输出的趋势、问题与对策》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二,比较分析英、日两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同特点。(8分)并结合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政策对英、日两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6分) 

(2)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四川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认识。(11分)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材料中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优良品质有①勤俭致富  ②乐善好施  ③注重诚信  ④守法经营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