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

题型:填空题

题目: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______等.

(3)采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有许多优点,如______(填序号).

①产物无污染;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4)为确定某集气瓶最多可收集氧气的体积,请设计一个简便的测量方法:______(仪器、用品等任选).

(5)甲同学以高锰酸钾为原料,他选择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和E组合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6)乙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他选择装置B和C,除过氧化氢溶液外,通常还需要的一种药品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当他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时,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没有复燃,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7)若要收集纯净的氧气,最好用排水法,但是发现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原因)

(8)氨气是一种元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请回答.

实验室制取氨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氨气最好选用装置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2/d95aa8c7b5b7ce3d1847d3dd739f5a9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B, C, D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你知道吗光辉灿烂的太阳也在不断的向四面吹着“风”。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彗星的尾巴,总是背着太阳。开始有人推测是由于太阳光的光压所造成的,因为物理学家发现:照射在物体上的光,能对物体产生一定的压力,这叫光压。那么太阳光的光压有多大经过仔细测量,在距离太阳1个天文单位的位置(即地球——太阳距离),在1平方米的面积上,太阳光可产生 0.001克的压力。
后来对于太阳的研究不断深入,许多科学家认为:除了太阳光压以外,太阳上还在持续“吹风”,这样才将轻薄的彗尾“吹”向背离太阳的方向。人们还进一步推测:太阳风是从太阳上辐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
科学家利用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所作的观测,完全证实了太阳风的存在。这是来自太阳的高温、高速,低密度的带电粒子流,持续不断“吹”向四面八方。“太阳风”从遥远的太阳上面吹来,经过一亿五千万千米的距离,到达地球时速度还高达450千米/秒左右,因此“太阳风”的能量可不能低估啊!
科学家设计出“太阳帆宇航器”,专门利用太阳光压和太阳风作为动力,使宇航器驶向茫茫宇宙。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和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一直探索更快、更好、更便宜的空间飞行方式的美国宇航部门,重将目光投向了太阳帆计划。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称,第一艘飞往太阳系边缘的“太阳光帆航天器”可在10年内发射。预计在近期升空的俄罗斯宇宙1号飞船,将首次使用太阳帆,将飞船送人太空。
科学家认为,如果开发出边长200米、密度为每平米1至5克的帆,许多远距离探测将成为可能。如果帆的密度降到每平米1.5克,太阳光和太阳风在帆上产生的推力即可与太阳的引力相平衡。当航天器到达太阳极地上方时,即可长久地在此观察太阳的活动,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航天器从未到达的地点。如果将多个位于不同高度的航天器拍摄的太阳图像[ ]起来,就可以获得太阳的立体图形。
既然“太阳风”是一股高能带电粒子流,那么对于地球磁场的扰动不可忽视,因此科学家一直不断研究观察“太阳风”的动态。而当太阳活动高峰时,“太阳风”的强度和速度会大大增加,这就是我们说的“太阳风暴”。

对“太阳帆宇航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帆宇航器自身没有动力

B.俄罗斯宇宙1号飞船首次使用太阳帆,升入太空,比美国先行一步

C.太阳帆宇航器能进行更多远距离探测

D.太阳帆宇航器还不能在太阳极地进行长久观察太阳的活动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