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7分)一个质量m=2kg的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其施加一个F=10N的水平

题型:计算题

题目:

(7分)一个质量m=2kg的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其施加一个F=10N的水平拉力,使物块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a

(2)物体开始运动后在t = 2s内通过的位移x.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2/48148a3201f22d0cf3e3973165408db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量筒的用途是量度液体的体积,故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应使用量筒.(2)烧杯是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配制溶液,所以溶解物质或进行用量较大的液体与液体或液体与固体的反应用烧杯.(3)胶头滴管的用途...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第二届盛会今天(2005年7月28日)在成都落幕。(如图所示)一如首届(注:首届“9+2”论坛暨洽谈会于2004年6月1日至3日在香港、澳门、广州三地举行)的情形,第二届盛会依然充满了热情和对未来的期许,惟一不同的是,举办地由珠三角核心区的粤港澳换成了千里之外的四川。

对于不太了解“9+2”的人来说,一个名称里有“珠三角”的盛会由四川这个距珠三角遥远的省份来举办,可能会有点不太习惯。其实,抛开紧密的经贸往来不谈,单从地理角度,位于长江流域的四川从2200年前就与珠江流域联在了一起。产生联系的是修建于秦朝的运河——灵渠。  

意味深长的是,一年多以前,广东党政代表团为泛珠合作到广西考察时,专门到灵渠参观。有观察者敏锐地注意到,站在“灵渠”刻石两边,两广领导人欣然牵手合影。这条短短30余公里的水道,使南中国成为一个联通的水运网络,成就了秦朝的统一大业。与灵渠打通长江、珠江两大水域不同的是,泛珠合作是“9+2”的决策者们打通行政壁垒、共建南中国的宏大社会实践,是开启两大流域市场一体化的伟大工程。

——摘自 2005年7月28日《南方周末》“南中国的历史性创举”

(1)材料二中提到的“灵渠”位于何处?它的开通在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广东和四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都曾充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2)请简要说明四川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排头兵”地位。

(3)用近现代以来的事实说明,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具有哪些优势?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