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辨用法。 (1)形式 形势 ①这部作品不仅思想深刻,而且 新颖。 ②经过一段时间

题型:填空题

题目:

辨用法。    

(1)形式     形势    

①这部作品不仅思想深刻,而且             新颖。

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近来经济运行               喜人。

(2)沉醉     陶醉

①面对这华灯初上的美景,我不由得              在节日的快乐里。

②贝多芬的音乐让人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2/0f7edc6d24f437a79e27e040e39f801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D题目分析:A. How far 多远 B. How often多久一次,询问频率 C. How soon多久,一般用于将来时态中 D. How long多长时间;句意:从你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呢?骑自行车只...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朱熹《大学章句·格物致知补传》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卷十一

材料三  1898年,近代中国两大思想巨著先后出版并流传甚广,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董仲舒应对汉武帝“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主要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汉代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儒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的“理”的共同涵义及在“穷理”上的不同途径。简述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6分)

(3)材料三中的思想巨著作者是谁?它们在宣传维新思想上的不同理论武器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维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7分)

查看答案
题型:不定项选择

甲方(茶叶公司)发信(落款日期是2004年8月1日,邮戳日期是2004年8月2日)给乙方,要卖给乙方一批当年生产的茶叶。信中,对标的物的名称、质量、规格、单价 (斤)、付款日期、方法表达具体,甲方要求乙方提出订购的数量。乙方回信(落款日期是 2004年8月6日,邮戳日是.2004年8月7日)表示:“接受你方提出的一切条件,购买 1000斤。请从2004年9月开始,按月分十次发货。”该信件于2004年8月10日到达甲方。甲方8月15日回信:“将如期发货。”根据已知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0批茶叶总价款为100万元,双方约定的违约金是标的额的20%;乙方给了甲方10万元的定金。又假设第8批茶叶一直未发,乙方未要求实际履行,但要求甲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那么下列选项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也是最好的。

A.乙方主张20万元的违约金

B.乙方主张2万元的违约金

C.乙方主张双倍返还定金20万元

D.乙方主张双倍返还定金2万元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