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关于仲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当协商和调解不成时,仲裁是国际工程承包合同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关于仲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当协商和调解不成时,仲裁是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争议解决的常用方式

B.仲裁的地点包括被诉方所在国、合同中约定的第三国

C.在双方的合同中应该约定仲裁的效力,即仲裁决定是否为终局性的

D.仲裁程序效率高,周期短,费用多

E.在我国,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1/f1de7a0de8b9e7b094e8bebfb15b5ea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1.A集团公司的行为属于转让、出借《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违规行为,对其处罚是:责令改正,没收所得,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无论是中国国民,或是政治精英,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

材料二 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海军实为富强之基,彼美英人常谓,制海者,可制世界贸易;制世界贸易,可制世界富源;制世界富源者,可制世界即此故也。——孙中山《十年国防计划》

材料三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什么思想观念?概括说明这一观念形成的经济根源。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有7 000年海洋文化,其航海在唐宋元迄至明中叶的七八百年内领先于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材料二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海洋观。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