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一个圆锥形铁块,底面周长18.84厘米,高5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铁重8克,这个铁

题型:解答题

题目:

一个圆锥形铁块,底面周长18.84厘米,高5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铁重8克,这个铁块重多少克?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1/b3cc75c516aa7e21b3aa949a85eafcf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武汉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记者 李昌建 徐伯行

“一月二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千三千是大户。”某高校网站BBS上的这段顺口溜,反映出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性。

小李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他表示自己从来不亏待自己,花钱比较大手大脚。他简单向记者介绍了一下他的日常开销——饮食40~60元/天,洗衣服10~20元/周,杂七杂八的花费120元/月,上网开销一个月也要几百元,每个星期还要留200元流动资金出去玩。记者简单算了一下,小李一个月的生活费要上千元。

而同样是大二学生的小张,却表示自己一个月家里补贴300元就够了,运气好的话甚至不需要伸手向家里要钱。“一个月大概需要800元,但自己在一些网站从事文字工作赚钱,一个月少说也有500元的收入,所以给家里减轻了负担。”

更多的学生,则介于小李和小张之间。记者对采访到的60余位学生月消费数据进行平均,得到的值是980。

每月生活费给多少,才能让孩子既够用,又不浪费?对于大学生的家长们来说是个问题。

陕西省宝鸡市的李女士,为奖励儿子考上了武汉大学,拿出多年的积蓄,给儿子买了手机、笔记本电脑,而儿子也非常开心。但是很快,李女士又纠结起来了——因为儿子的生活费。她原本计划一个月给儿子800元的生活费,但儿子说不够,要求再添200元。李女士说,老公下岗,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自己的工资维持,一个月拿出1 000元,负担太重了;她也害怕儿子手头钱多了,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但不给吧,又怕钱不够花,委屈了儿子。

而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戴先生,对于儿子每月2 400元的生活费,倒不是很介意。他儿子去年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开销是有点大,但是他从来没有一个人在外面生活过,也不懂得节约和计划用钱,慢慢就好了,总不能让他受苦啊。”

湖南省长沙市的李先生则表示,孩子大了,消费要有计划。他女儿今年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李先生说,上学之前,已经带女儿来武汉“实地考察”了一番,最后按女儿报的数给的生活费。当记者询问女儿究竟报了多少时,李先生笑着说:“女儿报了1 000元,我挺开心的,觉得报的数比较合理。”不过随后李先生补充说,如果女儿的生活费不够用,找家里要,当然也会给,天下哪有不心疼儿女的父母呢?(原文有删节)

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的数字来说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书痴

       许多名人之所以出类拔萃,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就是因为他们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苦读书     

       范仲淹读书是有计划的,每天读多少页,不完成计划决不睡觉。冬天的夜晚,屋子里没有生火。呼呼的西北风从门缝里直钻进来,把人的手脚都冻麻了,有钱 人生了火炉,钻进柔软的被窝里还嫌不够舒服。而范仲淹却在这样的寒夜里,面对一盏孤灯,在那里刻苦用功。他坚持要读完当天的书以后才去休息。有时候,他冻得实在支持不住了,就用冷水洗一把脸,提提精神。每当他计划完成后去睡觉时,常常已经是后半夜 了。可是,第二天清早,他却又赶紧起床,收拾好一切,又忙着读第二天的书。     

      (二)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 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 儿,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三)抄书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喜欢抄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四)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很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地认真读。他说:“这篇论文一共二十多页。我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阅读学习,洁白的书边上,留下了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爱人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读书,简直是吃书。”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与众不同:                                                                                                     

   (2)不解之缘:                                                                                                          

2.短文向我们介绍的书痴是谁?他们的读书法是什 么?

                                                                                                                                        

3.许多名人之所以出类拔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4.你平时用什么方法读书?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