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 “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1.“中国诗可不然”一句中“然”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文中“早熟的代价是早衰”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举梵文的《百喻经》的例子具体想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指诗的一般发展规律,即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2.中国诗不符合诗最后有抒情诗的一般发展规律,纯粹的抒情诗在中国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中国抒情诗在达到很高的境界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所以又是早衰的。

3.想说明中国最完美的抒情诗在中国诗里出现得非常早;中国绘画里,“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出现得也很早;中国的辩证法的成熟早于中国的逻辑。总之,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先于西方成熟。(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女性,50岁,2小时前开始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腰背部放射,轻度腹胀,1天来未排气排便,1小时前有呕吐,呕吐后腹痛不减轻。既往有胆总管结石,否认糖尿病史。查体:神清,血压14.6/10.6kPa,心率90次/分,体温38℃,巩膜轻度黄染,腹略膨隆,上腹正中压痛,轻度肌紧张,反跳痛,Murphy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血白细胞20×109/L,尿胆红素(-),血钾:4mmol/L,钠:135mmol/L,氯:106mmol/L,钙2.3mmol/L,血糖10.5mmol/L。

如果出现下列哪项化验结果提示病变严重

A.血淀粉酶1256温氏单位

B.尿淀粉酶大于1024温氏单位

C.血淀粉酶64温氏单位,腹水淀粉酶2048温氏单位

D.血清脂肪酶1.5康氏单位

E.以上均不对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