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与FCL/FCL(整箱货对整箱货)相应的交接方式是()。 A.DOOR/DOOR B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与FCL/FCL(整箱货对整箱货)相应的交接方式是()。

A.DOOR/DOOR

B.CY/CY

C.CFS/CY

D.HOOK/HOOK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1/4b2cb6634907df00c3886460f7cc103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A、酸是电离时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碱是电离时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C、酸式盐是指阴离子中除了酸根阴离子之外还有氢离子的...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15分)

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此书之不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至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 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损伤

B.岂将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强:强迫

C.为一切之计而已偷:苟且

D.然后以禁,则齐:一致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明作者“崇先王之道”“抑谋诈之术”观点的一组是(3分)

A.①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

②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

B.①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②故论作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C.①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②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

D.①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②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第二段可以看出,刘向认识到了“谋诈”之害,但是他又为战国时的谋士们开脱,认为在当时形势下,他们不能不那么做。而作者不同意刘向的后一观点。

B.第三段以孔孟为例,有力地否定了刘向“不得不然”的观点。孔孟与策士们生活于相同的年代,却能阐明先王的治国之道,看来并不是非用“谋诈”之术不可。

C.作者认为《战国策》宣扬“谋诈”之术,而邪说会危害正道,所以应该把它废弃禁绝;但考虑到它的史料非常丰富,又认为不能毁掉。

D.作者尽管与刘向意见相左,但依然能客观地肯定刘向的长处,遗词十分委婉,充分表现了对前代学者的尊重。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译文:                                                                                      

(2)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译文: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译文: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