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草堂诗魂 ①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②当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草堂诗魂

  ①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②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③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④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⑤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到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一夔州一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⑥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⑦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请任选四例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

B、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C、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

D、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E、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11/33e82ce034dd80edc3b7c74cc47c2a4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B本题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A项是老子, B项是孔子,C项是韩非子,D项是屈原。他们之间只有孔子提出“仁”的学说,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某百货商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5月份购销业务如下: (1) 代销服装一批,从零售总额中按10%提取的代销手续费为3.6万元; (2) 购入副食品一批,货款已付,但尚未验收入库,取得的非仿伪专用发票上注明价、税款分别为64万元、10.88万元; (3)购入百货类商品一批,货款已付,取得专用发票注明税款3.26万元; (4) 购入化妆品一批,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价、税款分别是60万元、10.2万元,已支付货款50%,后由于未能与厂家就最终付款方式达成一致,在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已承诺开具进货退出证明单的情况下,遂将进货的一半退回厂家,并已取得厂家开具的红字专用发票; (5) 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购入钢琴两台,已取得非仿伪专用发票,注明价、税款分别为6万元、1.02万元,当月已付款40%,余额再分6个月付清; (6) 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电冰箱136台,每台冰箱零售价3000元,对以旧换新者以每台2700元的价格出售,不再支付旧冰箱收购款; (7) 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本月购进的钢琴两台,每台零售价4.68万元,合同规定当月收款50%,余款再分5个月收回; (8) 除以上各项业务外,该百货商场本月其他商品零售总额为168万元。 申报期内该百货商场计算并申报的本月应纳增值税情况如下: 销项税额=3.6×17%+0.27×136×17%+4.68÷2×2×17%+168×17% =0.61+6.24+0.8+28.56 =36.21(万元) 进项税额=3.26+10.2+1.02=14.48(万元) 应纳税额=36.21-14.48=21.73(万元)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该百货商场被认为进行了虚假申报,税务机关据此作出了相应的补税等税务处理决定。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及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 具体分析该百货商场计算的当月应纳增值税税款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指出错在何处,并正确计算当月应纳增值税款。 (2) 构成偷税罪的具体标准是多少该百货商场是否构成偷税罪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