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哲学含义是() (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哲学含义是()

(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有了先进的认识工具,人们就能认识事物

(3)生产实践的发展,促进了认识工具的发展(4)人们认识世界的欲望,促进了实践的发展

A(1)(3) B(1)(4) C(2)(3) D(1)(2)

答案:

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①,武王伐纣②,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弑仁者,谓之贼;弑义者,谓之残③。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

  [注]①汤放桀: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暴虐无道。传说商汤灭夏后,把桀流放到南巢(椐传在今安徽省巢县一带)。②武王伐纣:纣,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昏乱残暴,周武王起兵讨伐,灭掉商朝,纣自焚而死。③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④我只听说杀了独夫纣罢了。

  ⑴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认为君臣的名分是绝对不可更易的,质疑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以下犯上的举动,并且认为这种做法是极不正确的。

B.孟子认为桀,纣都是贼仁贼义的残贼之人,是没有民众支持的独夫,算不得国君,所以流放他,讨伐他并没有什么不对。

C.孟子认为君王必须有保民、养民的重大责任,如果失责,人民可以将他推翻。他认定,君若不君,便不能责怪臣之不臣。

D.孟子指斥桀,纣都是残贼仁义的暴君,并以此严厉警告齐宣王,如果贼仁贼义,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独夫,就要被流放,被讨伐。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