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一年矣。

A.于:到。

B.由是:因为。

C.驱驰:奔走效劳。

D.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9/ecd78a4030f155442c094edff97f338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编排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4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蓄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

星队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②见,是无世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雩③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④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注释:(1)队:(zhuì)通"坠"("队"的本义就是坠落)。

(2)党:(tǎng)通"倘",偶或,偶尔。

(3)雩:(yú)求雨,指古代求雨时举行的祭祀活动。

(4)文:文饰,装饰。

11.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倍道而妄行。倍:通"背",违背  妄:胡乱,不合理

B.畜积收臧于秋冬。畜:牲畜  臧:通"藏",储存

C.怪星之党见。党:通"倘",偶尔  见:通"现",出现

D.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是:这  常:通"尝",曾经12.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B.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C.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

D.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13.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B.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C.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D.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

14.小题4:下面对本文各段意思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论述天道运行有自身的规律,人们要想社会富足安定,就必须重视农业生产,节约用度,增加物质储备。

B.第二段从天象、时令和地利三个方面,通过大禹时代的天下大治和夏桀时代的社会治乱对比,说明治乱与自然无关。

C.第三段说明自然界有时出现的一些现象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与治乱没有关系,社会的治乱全在于君主圣明还是昏庸。

D.第四段指出人们针对自然现象所做的一些事情,只不过是对政治的一种装饰,如果认为真有神灵就非常有害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