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总面积为6598895.76m2.用科学记数法应表示为(

题型:选择题

题目: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总面积为6598895.76m2.用科学记数法应表示为(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

A.6.59×106m2

B.6.60×106m2

C.6.59×104m2

D.6.60×104m2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9/76888ae4bb8ebea6175c3eab1b42fa8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吨,比上年下降2.3%,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进口平均价格达5821美元/吨。其主要特点有:
(1) 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大幅增长,2006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铜材90.9万吨,下降2.5%,占进口铜材总量的83.2%;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10.5万吨,增长24.4%。此外,一般贸易进口7.2万吨,下降16.9%。
(2) 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国货复进口小幅增长。2006年,大陆自台湾省进口铜材38.7万吨,下降3.9%;自韩国进口18.8万吨,下降15.3%;自日本进口9.9万吨,增长19.3%;自东盟进口8.5万吨,下降5.8%。自上述4个市场合计占69.4%。此外,国货复进口17万吨,增长2.8%。
(3) 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口的主力军。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铜材78.2万吨,增长1.6%;国有企业进口25.7万吨,下降8.1%;私营企业进口4.5万吨,下降19.6%。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量减价的主要原因有: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铜材生产上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铜材价格攀升遏制了部分需求。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加工的上游原材料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为6254美元/吨,上升74.5%。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作为铜资源短缺的国家,2006年铜材出口却呈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铜材出口达55.9万吨,增长20.6%,相当于当年铜材进口量的一半以上。铜材的冶炼和加工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量出口铜材既扩大了国内的供需缺口,也使国内能源和环保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促使铜材的进出口更加趋于合理。

资料中提到的4个铜材进口来源地中,在我国2006年进口铜材量所占份额最大的国家或地区比所占份额最小的国家或地区多( )。

A.31.2万吨

B.27.6个百分点

C.25.6个百分点

D.3.3倍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有它的“三部曲”:第一部是输出产品,第二部是输出资本,第三部是输出牌子。输出牌子就是要在中国市场上进一步打响他们的牌子,同时压倒中国的牌子,并起到“征服人心”的作用。如果中国广大消费者更多地认同外国牌子,则民族工业必将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  这段主要支持了这样的观点 ( )

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分三路走

B.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主要是“征服人心”

C.发达国家的“牌子”输出对我国民族工业威胁很大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侵略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