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

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

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2.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9/6a959443ad5dbe9caf947d6650faccc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解析: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包括:①由于集装箱具有抵抗风雨、避光、抗震等作用,因此用集装箱运输货物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货损;②集装箱的整箱搬运,极大的方便了运输、装船和卸港;③集装箱的铅封号码完...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片断一]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偏要买你这口刀。”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牛二道:“我没钱。”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杨志道:“俺不与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杨志叫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杨志,径投开封府出首。
  [片断二]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铺,成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节选自《水浒传》
1.这两个片断中,其主要人物杨志、鲁达的绰号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事件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起因
结果
径役开封府出首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细节分析(画线句)
3.杨志杀了牛二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却以智逃脱。同样是杀了人,但杨志与鲁智深的处理方法却截然不同。对此,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请写出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浒传》中众多英雄人物尽显英雄本色。你还知道《水浒传》中哪些人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请用简洁的短语概括出来(至少3个,应与选段内容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国与中国均为1965年在海牙签订的《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的缔约国。现某国法院依该公约向总部设在上海的甲公司送达若干司法文件。根据该公约及我国的相关规定,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这些司法文书应由某国驻华使、领馆直接送交我国司法部
B.收到司法部转递的司法文书后,执行送达的人民法院如发现该司法文书所涉及的诉讼标的属于我国法院专属管辖,则应拒绝执行某国的送达请求
C.执行送达的人民法院如果发现其中确定的出庭日期已过,仍然要将这些司法文书向甲公司送达
D.甲公司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司法文书后,发现其只有英文文本的,可以拒收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