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现代京剧《沙家浜》的选段《智斗》,完成下面的题。 主要人物:阿庆嫂——春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现代京剧《沙家浜》的选段《智斗》,完成下面的题。     

  主要人物:阿庆嫂——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中共地下工作者

  刁德一——忠义救国军参谋长

  胡传魁——忠义救国军司令

  胡传魁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大难一场。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 (白)胡司令,这么点儿小事儿,您别净挂在嘴边儿上,当时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还是真有点儿后怕呀。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胡司令,抽一支!

  刁德一 这个女人那,不寻常。

  阿庆嫂 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 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 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 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 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 刁德一,搞得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 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 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 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

  刁德一 阿庆嫂,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              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阿庆嫂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 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荫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用详。

  阿庆嫂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胡传魁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A.阿庆嫂讲话很得体,把自己对胡传魁的恩惠轻轻带过,淋漓尽致地刻画出阿庆嫂谦虚、亲切、平和、不居功、不自傲的女老板形象。

B.胡传魁是个土匪出身的草包司令,说话带有很重的江湖义气,这一点被刁德一利用,做了挡箭牌。

C.刁德一险诈狡黠,说话绵里藏针,多次表面上称赞阿庆嫂,实际上是在下圈套试探。

D.阿庆嫂唱词中的“大树”指的是新四军,被刁德一抓住话柄,说阿庆嫂要“背靠”新四军这棵“大树好乘凉”,可谓别有用心!

E.这段唱词翻对白虽然简短却十分干练,堪称心理较量的经典:刁德一、胡传魁、阿庆嫂各怀心思,又不动声色;内心涌动,却表面平静;互相猜忌,又外显谦和。     

2.刁德一说:“这个女人那,不寻常。”这句话可谓话里有话,请分析其深层含意。

                                                                                        

3.刁德一问及阿庆嫂是否抗日,她是怎样巧妙回答的? 

                                                                                         

4.阿庆嫂的唱段“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历来为人称道,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作简要赏析。(200字左右)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8/89442e1ce8a7492113f485e972bd0ad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8:x=3:2.4, 3x=2.4×8,3x÷3=19.2÷3, x=6.4;(2)2x+25x=18, (2+25)x=18,125x=18,125x×512=18×512, x=152.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呼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的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惭渐它胆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接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_______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了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嘴,难道在做梦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选自冯骥才《珍珠鸟》,《真爱》,长春出版社,1995)

描写雏鸟对作者十分信赖的最典型细节是_______.

A.在其杯上喝茶

B.在其稿纸上跳动

C.啄其笔尖和手背

D.在其肩上熟睡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