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若方程x3-x+1=0在区间(a,b)上有一根,其中a,b是整数,且b-a=1,

题型:填空题

题目:

若方程x3-x+1=0在区间(a,b)上有一根,其中a,b是整数,且b-a=1,则a+b=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8/43f16c2e52f681036da0a604db72598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解法1:利用公式法y=ax2+bx+c的顶点坐标公式为(-b2a,4ac-b24a),代入数值求得顶点坐标为(1,1).解法2:利用配方法y=2x2-4x+3=2(x2-2x+1)+1=2(x-1)2+1,故顶点的坐标是(1,1).

试题推荐
题型:计算题

绝缘光滑水平面内有一圆形有界匀强电场,其俯视图如图所示,图中XOY所在平面与光滑水平面重合,场强方向与x轴正向平行,电场的半径为R=m,圆心O与坐标系的原点重合,场强E = 2N/C,一带电量为q = -1×10-5 C,质量

m =1×10-5kg带负电的粒子,由坐标原点O处以速度v0 = 1m/s沿y轴正方向射入电场,求

(1)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2)粒子出射点的位置坐标;

(3)粒子射出时具有的动能。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内容,然后完成问题。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③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于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节选自《苏州园林》)

1.请用“/”为第一段文字内的10句话,划分出三个层次。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作用。

①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及树木的栽种、修剪都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文字描写的是《红楼梦》中大观园里假山,试与苏州园林比较,看看它们的设计有何共同之处?

  开门进去。只见一带翠嶂挡在面前。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众人都道:“极是。非胸中大有丘壑,焉能想到这里。”说毕,往前一望,见白石,或如鬼怪,或似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斑驳,或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贾政道:“我们就从此小径游去,回来由那一边出去,方可遍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该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为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鱼形、首形、鸟形、草木形、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柔软形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使用着颜料和柔软形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如果在某种情况之下,幸运的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掘和幸运地发现了。
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应该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
(节选自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下列说法,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

A.汉字已有6000年的历史。

B.龙山黑陶上的刻画是文字符号。

C.仰韶彩陶上刻画的符号慢我国文字的起源,或者是我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D.彩陶上的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