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15年,被贵族打败的英王约翰被迫签署了《自由大

题型:材料题

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15年,被贵族打败的英王约翰被迫签署了《自由大 * * 》。大 * * 贯穿了两条原则:一是“王国内不可征收任何兵役免除税或捐助,除非得到本王国一致的同意”;而“为了对确定某一捐助……或兵役免除税的额度取得全国的同意,国王应发起召集大主教、主教、寺院长老、伯爵和大男爵等等”开会。二是“若不经同等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不得将任何自由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护、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令我等群起以攻之、肆行讨伐”。

材料二 1628年,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请愿书只有两条基本内容:一是不经议会同意不可征税,二是不经法律审判不得拘捕监禁。但它引述了《大 * * 》,来表明其内容是历史传统……从这时起,我们就看到英国近代史上最有趣的一个现象:要求变革的力量到传统中去寻找根据,而维持现状的力量反而成了反传统的叛逆了!

材料三 “光荣革命”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11689年1月28日下院的决议写道:“国王詹姆士二世力图推翻本王国的政体制度,他背弃国王与人民间的初始契约,在耶稣会士和其他邪恶之徒的指导下破坏基本法律,他自行离开本国,放弃政府,致使王位空缺……”因此,为恢复国家的传统宪政,议会只有废黜詹姆士!

材料四 “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树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著《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1)从材料一所引大 * * 的内容看,贵族们的斗争取得了什么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材料一所引的原则相此,材料二中请愿书的内容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说“光荣革命”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革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7/b4e884f67f201f560ec8b8c272b95fc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D A,缘悭一面:无缘相见。悭,缺少。B,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C,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圆明园祭

  ⑴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

  ⑵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

  ⑶然而,在凄厉的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翰藏书……

  ⑷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⑸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心共鸣。

  ⑹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⑺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⑻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⑼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⑽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

  ⑾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⑿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成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⒀这是历史的悲哀!

  ⒁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⒂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

  ⒃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嶙屹立,傲骨常在!

  ⒄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作者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⒅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辉煌的未来!

1.从全文看,“我”刻意要去圆明园而朋友们劝“我”别去的理由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⑷段中那个“深情的声音”是谁发出的?你从我们所学的哪篇文章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圆明园哭泣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第⒁节中的“他们”是指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举二个关于军事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一句关于战争的名言或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全文,请结合所学课文,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民族历史中的耻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