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红灯记》中的“痛说革命家史”一段,讲述的是怎样的“革命家史”?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题目:

《红灯记》中的“痛说革命家史”一段,讲述的是怎样的“革命家史”?

答案:

参考答案:

中国京剧院1964年首演的11场京剧《红灯记》,是“十七年”戏曲现代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该剧表现地下党员、铁路工人李玉和一家异姓三代为把一份密电码送交北山游击队,在叛徒出卖的紧张情势下与日寇周旋,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故事。

《红灯记》创造性地调动了京剧艺术表现手段为塑造人物服务,“对运用京剧特色和表现现代生活的矛盾解决得比较恰当”。作品保留了原故事的精彩内核、场次的大致结构和人物形象基调,而充分调动京剧作为成熟剧种所拥有的一切艺术手段,发挥京剧唱、念、做、打诸多艺术形式的综合表现力,用以表现革命英雄壮怀激烈、高大英勇的崇高形象,客观上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戏曲表现现代主题的矛盾。经过这样创造性的艺术程式的精心组合,全剧呈现出紧张激烈、激情高昂的情感氛围,大大提升了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效果。最能体现这个特点的段落是“痛说革命家史”。李奶奶以“爹不是你的亲爹!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这样炸雷般的诉说开头,接着是“十七年风雨狂怕谈以往”的思绪难平的大段唱腔进行厚重煽情的铺垫蓄势,然后是作为该剧核心的长达80多句的掷地有声的大段念白,把情绪绷到了最大张力,然后又接一段“闹工潮”的唱段把诉说家史之“痛”导向希望后继有人的绵绵不绝的情感渠道,使李铁梅顺势而进,接过红灯唱出“打不尽豺狼绝不下战场”的誓言,把观众情感推向最高潮。这种“组合拳”式的艺术手法增强了京剧艺术的感染力,挖掘了京剧新的艺术表现的可能性,丰富了京剧艺术的手段。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