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选做) 分析题 安勇 老师年纪不大,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选做)

分析题

安勇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着会更有意思些。

  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回答的是班长,他是公认的好学生,成绩好,口才好,模样好,没啥不好的地方。班长说:“因为这个男人是人贩子,用这种方法抢孩子,他接过孩子,马上就会拔腿而逃。”

  老师笑笑,点点头。

  第二个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成绩不错.但经常搞些恶作剧。他不直接回答,反问老师:“那个女人长得漂亮吗?”老师愣了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含糊其辞地说:“你就当她漂亮吧!”、调皮鬼摇头晃脑地说:“答案很简单,因为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

  教室里一阵大笑。

  数学课代表站起来说:“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袍孩子都要收费。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就有一个男人靠来回背人挣钱,一次收十块,不讲价。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雨,他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老师点点头:“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有些得意地说:“你们可能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后,抢东西。”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老师,那个男人会不会是搞推销的?”老师疑惑不解,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女生接着说:“那个男人是卖伞的,女人用了他的伞,就不得不买了。”

  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站起来,笑笑说:“我也有一个答案,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是那个女人的丈夫。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同学们哄堂大笑,纷纷说老师的答案最巧妙。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服气,要求老师公布书上给出的答案。老师不想公布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踊跃,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唯一答案。

  这时候,老校长走进了教室,他是被教室里的讨论声引来的。校长先时同学们说: “大家的发言都很好。”然后又对老师说:“不妨公布一下答案,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道:“不为什么,因为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雷锋。他不仅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了家。”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这不现实。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校长点点头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二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因为大家看到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设置了老师、学生、校长三组人物。文中“年轻教师”从出题、组织答题到公布答案,串联了情节,推动了情节发展。

B.老师没看答案就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因为他相信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想锻炼和检验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另外,这样做会很有意思。

C.五位学生对“分析题”的回答反映出他们都是一些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热爱生活的人。

D.年轻老师与他的学生对分析题的解答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令同学们沮丧、气愤,因此教室一片大乱。

E.题目“分析题”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老师出了一道分析题,借此而展开情节;实际借“分析题”分析了当今社会的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2)小说一开始就写“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堂上老师、学生对分析题的回答反映出怎样的教育及社会现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结尾说“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水”,校长为什么流泪?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6/fe072ffda82b9e3f10b2cbceb8c3b59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B  日本参加一战,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出发,通过战胜国的的位,扩大其在东亚地区的势力范围。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消费需求中对时尚、品味和品牌的追求将成为一大趋势。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的消费制成品相对过剩,而个性化、小批量、量身定制或作为社会文化载体的消费品则供不应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消费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②物价变动影响人们购买力

③消费变化决定生产方式变革 ④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