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M =4kg的木板长L =4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上表

题型:计算题

题目:

如图所示,质量M =4kg的木板长L =4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上表面左端静置一个质量m =2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某时刻开始,用水平力F =10N一直向右拉滑块,使滑块从木板上掉下来。g取10m/s2

(1)该过程木板的位移;

(2)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

(3)若在F =10N的情况下,能使小滑块恰好能从木板上掉下来,求此力作用的最短时

间.

答案:

(1)2m(2)6m/s(3)

题目分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滑块和木板加速度为

  ………………………………1分

它们的位移关系为

………………………………1分

木板位移为

………………………………1分

(2)滑块速度为

m/s………………………1分

(3)设滑块经过时间t1撤掉F,又经过时间t2恰好滑到木板的右端获得共同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滑块撤掉F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1分

它们的速度关系为

………………………1分

它们的位移关系为

………………………1分

解得t1=s………………………1分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15分)下图中,甲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甲的沸点为78.5℃,其蒸气与H2的相对密度是23。将温度控制在400℃以下,按要求完成实验。

(1)在通入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实验Ⅰ。

①甲的名称是               ,加入药品后的操作依次是                  

a.打开活塞                   b.用鼓气气球不断鼓入空气        c.点燃酒精灯给铜丝加热

②实验结束,取试管中的溶液与新制的Cu(OH)2混合,加热至沸腾,实验现象为

                                                                    

③现用10%的NaOH溶液和2%的CuSO­4溶液,制取本实验所用试剂Cu(OH)2,请简述实验操作。

                                                                    

(2)在停止通入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实验Ⅱ。

①关闭活塞,为使甲持续进入反应管中,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②甲蒸气进入反应管后,在铜做催化剂有250~350℃条件下发生可逆的化学反应,

在试管中收集到了实验Ⅰ相同的产物,并有可燃性气体单质放出。该反应揭示了甲

催化氧化的本质。写出实验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结合该化学方程式简要说明实验Ⅰ中所通空气的作用。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