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冬至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利用日影来测定本校的位置和方向。该小组在A点立1根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冬至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利用日影来测定本校的位置和方向。该小组在A点立1根长1.2米的直竿,并以该点为中心画一圆;上午和下午的某一时刻直竿的日影顶端刚好与圆相交于E、F两点,日影到达E、F的北京时间分别是11:27和12:21。作AN垂直于EF,第二天,当直竿日影恰好与AN重合时,日影的长度为1.69米。(tan35.3°=0.71)。根据图5完成第10题。

10.关于当地的经纬度和方向表述正确的是

A.A点位置为(121.5°E,31.2°N)

B.A点位置为(118.5°E,29.2°N)

C.EF为经线,AN为纬线,分别指示南北、东西

D.AE为经线,AF为纬线,分别指示南北、东西

11.图6中四条曲线的含义分别是,MB: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效益的增加量,MC: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费用增加量,AB:城市人平均效益,AC:城市人平均生活费用。对上海居民来说最合适和对决策者来说最合适(假如决策者仅仅考虑最大的城市总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小城市规模分别是

A.Pl、P2   B.P2、P3

C.P3、P4    D.Pl 、P4

答案:

10.A   11.B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文物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但也会随着社会环境、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由于社会地位、文化差异、利益关系等原因,使得人们的文物价值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都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政府的文物价值观可能取决于决策人员,文物工作者的文物价值观,通常会表现出相对的先进性、积极性和稳定性,一般民众的文物价值观则依赖于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导向、个人文化素质等因素。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

A.文物价值观变迁的原因
B.不同文物价值观的优缺点
C.文物价值观差异性的表现形式
D.文物价值观存在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