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2009年1月上海市青浦区高三期末29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士大夫沉

题型:综合题

题目:

(2009年1月上海市青浦区高三期末29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李鸿章语《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二: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求者,何必夷人?何以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分歧是什么?双方的根本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2)与中国洋务运动同时,世界史上还发生了哪些改革(列举二例),结果如何?(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出了洋务运动?为什么结局都是失败的?(4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5/f7af3c71b5b01b91613d3754f41e68c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2009年10月21日电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继10月17~19日中国北方地区经历一次较强冷空气过程之后,10月25~28日,北方地区自西向东将会再次出现一次较强冷空气过程,并伴有大风降温天气。西北大部、华北中北部、东北地区大部的平均气温将会降到10℃以下,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和黄淮等地将出现一次降水过程,对缓和当地旱情起到一定作用。

材料二:

河南省郑州市10月23~29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曲线图。

(1)由材料知,郑州市在此期间经历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2)10月23日~29日,该地出现的降雨过程最可能在哪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为什么在10月27~28日日温差明显减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