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太阳光直射23.5°S的日期是( ) A.每年6月21日或22日 B.每年12月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太阳光直射23.5°S的日期是(  )

A.每年6月21日或22日

B.每年12月22日或23日

C.每年3月20日或21日

D.每年9月22日或23日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4/8c390975f5f407bc9e2e2636208d1c00.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解析:输液时应根据脱水性质选择合适的液体种类。等渗性脱水时,应补给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应补给1/5~1/3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应补给2/3张含钠液。小儿严重腹泻时存在低渗性脱水,所以要给予2/3...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二)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1、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仆所以留者——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B、杀人如不能。——举:列举

C、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D、为大王不取也——窃:谦副词,私下里

2、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的字的意思,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待吾客俱——则斗卮酒

太子迟——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A、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B、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C、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3、下列与“此亡秦之续耳”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楚左尹项柏者,项羽季父也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4、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段(一)中太子及宾客都“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非常悲壮的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 B、文段(一)中先是“变徵之声”,后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的高潮。

C、文段(二)中樊哙与刘邦的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樊哙侧重于斥责项羽“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D、文段(一)中的荆轲和文段(二)中的樊哙都是有勇有谋之人,但荆轲表现得有些急躁,而樊哙表现得更为勇毅。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