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

题型:综合题

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牡丹亭》与《哈姆雷特》分别是其代表作。 《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现实环境没能给她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哈姆雷特》塑造了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指出两部剧作所处时代的共同经济特征。两部戏剧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共同精神?(4分)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分析指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反应从军事和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这种扩大反映在中国人选来翻译的西方书籍的类别有了改变。在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1912年到1940年这一时期中,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多两倍。”

(2)“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试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4分)

(3)1902年后中国人所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大大超过自然科学和应用方面的著作。试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3分)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思想界学习西方的历程及特点。(5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4/80ee0da3564cfaf03c9efa244319646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

读某河流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河流①______                ②______                      山脉:③________    山脉    ④______        山脉

(2)城市⑤是________        该城市著名的人文旅游资源是________          ,⑥铁路是________      线。

(3)该地形区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对下游河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5)导致该地地表疏松人类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影响该地区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针对该地人多地少矛盾,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8)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