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26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国家

题型:综合题

题目:

(26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因为;又有多样性,因为各国所建立的是要适应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需要的制度。

——林娟《美国的大选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共同点。(6分)

材料二 孙中山和华盛顿均是在中美两国由君主政体转变为共和政体的关键转折点上,被推上了历史舞台。然而,华盛顿取得了成功,美国后来居上,其成熟的宪政体系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相反,孙中山创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成果被袁世凯所窃夺。……为什么美国能成功建立共和制度,而中国却一再出现专制复辟?难道华盛顿的政治神话,真如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所言“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王龙《天朝向左 世界向右》

(2)材料二中“成熟的宪政体系”指的是什么?(2分)作者认为其“成熟”的依据何在?(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的政治神话在孙中山手里却变成“一无用处”的艺术品的原因。(6分)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政治文明方面“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主要表现。(6分)

(4)综合上述近代中国与西方民主政治建设情况,归纳制约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因素。(4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4/42ba9ebb313ba4194ef79ef8481f731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小莉的说法不正确.假设这3位同学抽签的顺序依次为:甲第一、乙第二、丙第三.化树状图得:则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ABC,ACB,BAC,BCA,CAB,CBA共6种.甲中签的结果有2种,P(甲中签)=13;乙中签的结果有2种...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题。

文学的数学

  ①人从事某一职业,一是为了糊口,二是为了爱好。某件事若是很赚钱,干的人就多。这一行里就混了许多凭此换饭吃的人。这事如果不赚钱,就像个筛子,将为了糊口的人滤了去,只孤零零剩下爱好这块卵石。

  ②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天底下有爱骑马的,有爱打枪的,有爱搜集破烂的,有爱钻牛角尖的,有爱发财的,有爱玩权术的……也有爱写作的,泛称为爱文学。

  ③这个比例能有多少?在写作日益贫困化的今天,真不好意思说得太高。就斗胆算作百分之一吧。

  ④按中国有十亿人算,就有1000万人热爱此道。哎呀,这真不少。

  ⑤单是爱好自然不行。文学还需要毅力、勇气,锲而不舍的韧性,高屋建瓴的胆魄,逆境中的刚直,优裕中的清醒——总之一个大写的人格。在卑微像蘑菇一般滋生的当代世界,这个比例实不敢乐观,姑且也算它百分之一。

  ⑥现在向文学掘进的队伍里,还剩下10万人。也浩浩荡荡呢。

  ⑦最难把握的是机遇。它像一头光滑的海豚。当它游近我们的时候,与暗淡的背景混淆一处,难以识别。当它瞬息而过时,犹如黑色闪电,我们只有看着它敏捷的后影叹息。能够抓住机遇羽毛的人,能有多少呢?做一个不大悲观的估计,也是百分之一好了。

  ⑧这支最初的乌合之众已经精粹了许多,减到1000人,一间礼堂就坐得下了。

  ⑨最后我们来说说天才。

  ⑩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凝固在甲骨、岩石、竹帛、纸张、计算机里,就成为文字的记载。人类的历史,无数的悲欢,驾着语言的小舟,一代代运载到遥远的彼岸。美妙的语言,犹如玄妙的天籁,只在暴风雨的夜晚,降临在极少数睿智的大脑。他们接收了它,誉写了它,笔下流淌出千古绝唱的美文。

  写出人类的大悲大痛大欣喜,需要天赋之才。它是一把打乱了的谶语之牌,不知谁能抓到美丽的一色红桃?

  这个比例,只能算它百分之一。

  只剩下10个人了!

  这就是关于一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家的数学。它给我们展现出的画面是:他们的灵魂的额头像地球一般苍老,他们颤抖的目光火焰般跳动。他们瘦削的脊梁像一根单薄的竹竿,可以破碎却绝不弯曲。他们的手因为思虑过多而盘根虬曲,握住笔的时候才格外有力。

  他们孤独地站在旷野之中;代表此刻的人与以前的人、以后的人对话。雪花披满了他们的全身。

  这个比例是否大乐观?

1.文章第②自然段开头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从全文来看,这句话的用意是(  )

A.强调“爱好”是成为伟大文学家不可缺少的条件。

B.说明人生各有所好的原因。

C.说明“爱好”是筛出“换饭吃的人”的前提。

D.鼓励人们要有所“爱好”。

2.下面句中的“它”各指什么?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它像-头光滑的海豚”中的“它”指的是“机遇”。

B.“他们接收了它”中的“它”指的是“美妙的语言”。

C.“它是一把打乱了的谶语之牌”中的“它”指的是“人类”。

D.“它给我们展现出的画面是”中的“它”指的是“一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家的数学。”

3.文章第⑩自然段在说“天才”之时为什么要说“语言”?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论证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B.论证美妙的语言犹如天籁

C.论证文学需要天赋之才

D.论证流传千古的名文需要美妙的语言

4.综观全文,造就“一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家”的条件有四条,下面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爱好

B.韧性

C.机遇

D.天赋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