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写句子。 (1)夏天是炎热的。 夏天是 。 夏天是

题型:写句子

题目:

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写句子。     

     (1)夏天是炎热的。     

         夏天是                           。     

         夏天是                           。     

         夏天是                           。  

     (2)丁强立志长大当一名军人。    

         立志:                                                 

2.白头翁把小螃蟹写的诗记在心里。(改为“被”字句)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4/0d366abbe4144a380607fabd870d05a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0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天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生产方式?(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统治者制定的主要经济政策是什么?(1分)

材料二: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裁:“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鸦片战争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运进来。”

——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出什么新现象?(2分)

材料三:“在社会舆论的推动下,清廷于1897年诏令兴农学,翻译农学书籍……次年,清政府谕令各省设立“农务局”,掌管督课农务事宜,决定在学堂中设立农学科”。

——吴申元《中国近代经济史》

(3)据材料三列举晚清政府农业政策的新变化。(2分)

材料四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对农树经济体制进行怎样的改革?(2分)它的推行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