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课外阅读。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课外阅读。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木丽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认为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故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永州八记》

【注释】此文是作者写于被贬永州时所作。①垠:边际,尽头。②睥睨(pìnì):土墙。③箭:竹。④数(cù):密;偃(yǎn)仰:俯仰。⑤中州:中原,指黄河流域;夷:古时候汉族对少数民族的统称,这里指永州。⑥ 伎:同“枝”。⑦倘:或许。⑧楚:指今湖南、湖北一带。(注:“木丽”为一个字)

1.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只划一处)

其上为睥睨梁木丽之形

2.解释文中加粗字的意思。

径:______

已:______

诚: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的含义。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一段以什么为线索,运用了记叙、描写,突出小石城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为什么作者说“余未信之”?其中暗喻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3/cd4665738d3dfcbcd7df0f088fcc2b7c.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原式=8-5+(-14)+0.25=3;(2)原式=-1+50÷4×(-12)=-1+252×(-12)=-1-254=294.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