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在文学接受中,读者的精神结构对作品意义的建立有很大的

题型:选择题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在文学接受中,读者的精神结构对作品意义的建立有很大的关系。从认识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人在反映客体中的能动性。文学接受不仅仅是认识,更重要的是体验,更多的融进读者主观精神上的因素,如情感和想象等等,这样人们对作品意义的理解都有着独特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不是所谓单向的主体对客体刺激的消极接受和被动反映的过程,而是刺激、反映双向作用的过程,后来又提出,认识过程其实是这样的:主体并不能直接对客体作出反应,而是将客体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然后能才对客体作出反映。所以认识是主体的认知结构与客体刺激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其中认知结构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认知结构,即主体认知活动的图式。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生,其实就是主体图式去同化和顺应客体的过程。同化就是主体把客体的刺激纳入主体即定的心理活动的图式之中。比如人们总是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理解水平去看待事物,事物的意义便是主体能认识到的意义。顺应就是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而引起主体图式的自我调节,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客体。在文学接受中,读者的心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用自己的图式去参与到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之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读者的图式不能同化作品,如某种新潮艺术,作者的图式就会调整,以适应作品实际。

主体的认知图式,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那里叫做“前结构”,也就是人们在理解某一事物时已经有了“前理解”,因为人已经具有了理解某一事物的一系列的结构因素。如‘一叶而知秋“,人们之所以能从落叶感到秋天的来临,是因为他已经有了经验和预见能力,也就是“前理解”的因素。

由此可见,作品的意义是接受者的图式与文本意义同化的结果。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这一论述揭示了在艺术接受中,接受者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学接受的图式一般有世界观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艺术修养因素等三个方面的因素。人们总是以他们的世界观来认识、判断事物,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与政治的、道德的、人生的意义分不开,对作品的感受必然包含着对作品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认识。接受者的文化水平、人生经验、社会阅历等都会构成对作品的不同认识。作品本身包含着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形形色色的知识,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较丰富的社会和人生阅历才能得以理解。而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创造作品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13、小题1:从原文看,对下列概念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学接受”,紧以文学本文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在特定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力求把握本文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的活动。

B.“认知结构”,与文中的“精神结构”“主体图式”“认知图式”“前结构”等属于同一概念,它是认识活动发生前就已经存在的心理结构。

C.“同化”,是指主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外部环境对主体的作用。

D.“顺应”,是主体改造和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当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时就一定会自我调节图式,以适应客体。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14、小题2:根据原文的信息,以下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研究发现,专家头脑中有某类知识的大约5—20万个知识组块,这些知识组块按层次网络的方式排列,这使得专家能迅速解决问题。这表明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学习、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B.有些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如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荒诞戏剧《戈多来了》等,之所以能让人们从不理解到理解,正是接受者的认知结构不断顺应阅读地象而不断调整、变化的结果。

C.刘勰谈到,同时读《楚辞》,有人“菀其鸿裁”,有人“猎其艳辞”,有人“衔其山川”,有人“拾其香草”,之所有会对同一部作品产生不同的审美认识和体验,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结构不同。

D.许多中学生不喜欢阅读外国名著。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认知结构尚未成熟。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可以选择与自己的认知结构大致吻合的读物,逐步建构和发展认知结构,待条件成熟再阅读有关的名著。15、小题3:文章末尾,马克思的话揭示了什么规律反映了何种关系?“修养”作何解释?请简要作答。(6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3/c64dd98e9472f1adf5529067b477c990.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由题意得:此实验为不放回试验,抽取的第一张牌≥2的概率=23,故小明抽出的这个数大于200的机会是23.故选A.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设有职工实体Employee(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通信地址,家庭成员),其中通信地址记录了邮编、省、市和街道信息;家庭成员记录了职工亲属的姓名。

职工实体中的通信地址是一个 (51) 属性;为了将数据库模式设计的更合理,对于家庭成员属性 (52)

(52)处填()。

A.可以不做任何处理,直接记录亲属的姓名

B.只允许记录一个亲属的姓名

C.需要对职工实体设置若干个亲属姓名字段

D.应该将职工亲属的姓名加上职工号,设计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生产电动车为主,消费税适用税率为10%,2011年11月流转税及附加税纳税情况如下:
(1)因生产需要外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为82500元,货款和运费已支付,尚未认证。
(2)购买办公用品等22000元,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3)销售给合作经销商某型号电动车50辆,出厂价(不含税)5000元/辆,该经销商当月只付清了其中35辆的购车款,其余15辆承诺为厂家代销(尚未提供代销清单)。厂家在收到上述货款后为经销商开具了50辆摩托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4)销售给某商场同型号电动车10辆,销售价6000元/辆(不含税价),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运输单位向购货单位开具了8000元的运费发票并转交给了购货单位。
(5)将拥有的专利技术以2100000元转让给甲企业。
(6)出租仓库给某单位本月收取租金1500000元,代为支付水、电费共计160000元。
(7)购进一批零部件,取得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15000元,货款已付并验收入库,当月已认证通过。
月末该企业根据以上情况计算缴纳流转税及附加税如下:
销项税额=(35×5000+10×6000)×17%=39950(元)
进项税额=82500+22000×17%+8000×7%+15000=101800(元)
应缴纳增值税税额=39950-101800=-61850(元)
应纳营业税=(1500000-160000)×5%=67000(元)
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67000×7%=4690(元)
应纳教育费附加=67000×3%=2010(元)
[问题]
(1)分析该企业计算的当月流转税及附加计算是否正确。
(2)请计算当月流转税及附加。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