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

题型:材料题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1903年12月的一篇演说词

 材料三 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改造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并指出其最大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材料三中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概述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先生怎样的可贵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3/84a2a60b1e03af111c53db9179cd39c0.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2)0=1;原式=1(12)2=4.故答案为1、4.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在斯大林看来,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这就是高级赢利形式。斯大林的高级赢利的观点意在说明(     )  

A.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会使经济失去活力  

C.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不符合社会化生产的要求  

D.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会消灭生产赢利的原则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