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要把一块长400m宽200m的长方形菜地画在一张16开(18.4×26cm)的图

题型:选择题

题目:

要把一块长400m宽200m的长方形菜地画在一张16开(18.4×26cm)的图纸上,选用比例尺为(  )较合适.

A.1:400

B.1:800

C.1:2000

D.1:20000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3/7b3eb1bdbf4e3c1ba8f712adffe450d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2h;4h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题

社会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的结构图

材料二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三 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的权力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的分立。……政府结构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这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华盛顿说:“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的和现代的试验中显示出来。” —范亚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

材料四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材料一所示的是中国古代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其确立并完善于哪一历史时期?对这一制度你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的规定?透过材料所示内容并结合你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部法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原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孙中山的学说体理了怎样的特点?试举一例予以证明。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材料对于今天中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