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对用户引入线巡修时,发现问题应()。A.及时上报 B.及时处理 C.通知测量室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对用户引入线巡修时,发现问题应()。

A.及时上报

B.及时处理

C.通知测量室

答案:

参考答案:A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 * * 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到 1921 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能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材料二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 * * 和邓 * * 曾分别于1949 年 3 月和 1979 年 1 月、 1985 年 9 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注:图一标题写着:“中国正迈步走向民主统一”。

图二标题写着:“邓 * * ,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图三标题写着:“中国 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革命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材料三 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 * * 思想的科学体系……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毛 * * 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邓 * * 文选》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迂回过渡”指的是什么?(1分) 依据材料一,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转向“迂回过渡” ? (3分)

( 2 )图一、图二中《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分)

( 3 )你如何看待图三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5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 * * 是如何“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的。(6分)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场景(三) 甲承包商与乙签订装修合同,合同约定由甲承包商在2006年12月31日前为乙将其的一套别墅装修好,乙于2007年1月1日向甲支付全部工程款。甲与2006年12月10日提前完工,并交于乙。2007年1月1日乙并未按合同约定向甲支付工程款,甲与2007年2月15日向乙催收,乙答应甲2007年3月8日付款,3月8日甲并未收到乙的工程款。2007年7月1日~8月1日之间,当地发生特大洪水,导致甲承包商不能行使请求权。2007年12月1日,甲承包商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业主乙支付拖欠的工程款,2007年12月31日法院作出判决。
根据场景(三),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场景中,甲承包商的诉讼时效应从( )起重新计算。

A.2007年7月1日

B.2007年8月1日

C.2007年12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