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关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正确的说法是( )。 A.绝对运动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关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正确的说法是( )。

A.绝对运动是具体物质形态产生的根源,相对静止则是物质存在和分化的条件,二者的统一说明了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和丰富多彩

B.只有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我们才能具体认识和区分事物,对事物及其运动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也只有承认和肯定物质的绝对运动,我们才能够因势利导,改造事物

C.割裂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D.正确处理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注意政策的调整与连续性,符合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原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3/39a339e946c64a22bda271c4b386e9a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孩子 应该      晴朗 眼睛外面 处理      壮大  形状(答案不唯一)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以空言讲也。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而为经世之书。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夫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此《春秋》之所以经世也。圣如孔子,言为天铎,犹且不以空言制胜,况他人乎?故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于人事者。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浙东之学,言性命者必究于史,此其所以卓也。

  朱陆异同,干戈门户,千古桎梏之府,亦千古荆棘之林也。究其所以纷纶,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知史学之本于《春秋》,知《春秋》之将以经世,则知性命无可空言,而讲学者必有事事,不特无门户可持,亦且无以持门户矣。浙东之学,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故其见于世者,阳明得之为事功,蕺山得之为节义,梨洲得之为隐逸,万氏兄弟得之为经术史裁。授受虽出于一,而面目迥殊,以其各有事事故也。彼不事所事,而但空言德性,空言问学,则黄茅白苇,极面目雷同,不得不殊门户,以为自见地耳,故惟陋儒则争门户也。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有不于人事者/切:切合。

B.言性命者必于史/究:考究。

C.知史学之于《春秋》/本:根本。

D.不特无门户可/特:只是。

2.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②言工,于我何与

B.①犹不以空言制胜②不得苟放过

C.①不如见行事之深切著明也②亲亲,则父昆弟不怨

D.①故惟陋儒争门户也②仲夏即收者,广南之稻

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都是作者从正面说明“不可以空言讲”的一项是(    )

①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而为经世之书

②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

③圣如孔子,言为天铎,犹且不以空言制胜

④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

⑤朱陆异同,干戈门户

⑥授受虽出于一,而面目迥殊,以其各有事事故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有关文句含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司马迁本着董仲舒的天人性命之说,而不用空洞抽象的理论,写出了有益于治国安邦的著作《史记》。

B.宋明理学被才德高尚的人讥讽的原因是那些想尊崇人的天赋禀性的儒生,只抽象地谈论义理来作为治学的功绩。

C.朱熹和陆九渊持议不同,为门户之见大加攻伐,他们的争论是束缚人们思想的所在,也是多年来学术研究的误区。

D.作者认为,浙东学术各派虽然源流不同,境遇不同,在现实中的表现也不同,但他们的卓异处是有各自的事可做。

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究其所以纷纶.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