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函数y=ax+1(0<a≠1)的反函数图象恒过点( )。

题型:填空题

题目:

函数y=ax+1(0<a≠1)的反函数图象恒过点(    )。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2/7095c50c47427f01a97e6bed71da430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I)n=1时,a1=s1=2-1=1n≥2时an=sn-sn-1=2n-1-(2n-1-1)=2n-1∴an=2n-1显然an=2n-1是递增数列,故不存在常数M,使an≤M成立∴数列{an} 不是上凸有界数列(II)设{bn}的公差为d,则b1+2d=43b1+3×22d=18解得b1...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

①频率反映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概率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②做n次随机试验,事件A发生m次,则事件A发生的频率就是事件的概率;

③百分率是频率,但不是概率;

④频率是不能脱离n次的试验的试验值,而概率是具有确定性的不依赖于试验次数的理论值;

⑤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概率是概率的稳定值.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

查看答案
题型:实验题

实验桌上有六瓶试剂,只知其可能为醋酸、盐酸、硫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以及氨水。该同学取出其中两瓶,进行简易分析实验以辨识二者成分。

实验记录以下:

实验I  从第一瓶溶液中取出25.00 mL,以标准NaOH溶液滴定,滴定结果列于表1中。

体积(NaOH)/mLpH
5.02.2
10.02.4

1

 
20.0

3.0
24.03.8
24.84.5
25.07.0
25.29.5
26.010.0
30.010.7
 

实验Ⅱ 从第一瓶溶液中取25.00 mL后,加入10.00 mL、0.01000 mol/L 的硫酸,再以同一标准NaOH溶液滴定,滴定结果绘于图2中。

实验Ⅲ 从第一瓶与第二瓶溶液中分别取出25.00 mL与10.00 mL,相互混合之后,再以标NaOH溶液滴定。滴定结果也绘于图2中。

实验IV 完成实验III后,再加入数滴BaCl2,溶液并无沉淀出现,但若改加草酸钠,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1)进行实验I时,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判断达滴定终点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__mol/L。

(3)第二瓶溶液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