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 河对岸人家 李国文 ①丹河从晋东南逶迤流入豫西北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

河对岸人家

李国文

①丹河从晋东南逶迤流入豫西北。

②平时,这丹河水清见底,游鱼可数,细流潺潺,微波荡漾。但到了夏秋两季,这丹河就变得狂放起来,一下子涨到半山高的滚滚浊流,汹涌而下,咆哮着,席卷着所有能裹挟走的一切,如雷似的冲决着,奔腾着。牛大的石头,在水中,像鸡卵般被摆弄着,那声势可畏可怖。每到此时,两岸便可望而不可即地分隔开来,鸡犬之声相闻,往来是绝无可能的了。

③我始终记得河对岸山顶阳坡上那几户人家,每天清晨阳光先把那小村落照亮。好久好久,这夏秋季节特别耀眼的太阳,从对岸山巅慢慢地滑下来,跨过飞腾的巨流,才照到我们工棚。此刻,已经是晌午了。可到了下午三四点钟,露脸不多一会儿的“日头”,又回到对岸那小山村了。直到我们工棚里黑黢黢的了,对岸屋顶的青石板上,还残留着最后一抹光亮,可以清楚地看到飞鸟f王巢,鸡兔进笼,咩咩的羊群和悠闲地摇着脖下铃铛的短角黄牛回村的情景。

④那时,我很孤独。

⑤置身于人群之中,一顶“右派分子”的帽子扣着,成为不可接触的贱民,你不想孤独也不行。所有的人,都像害怕瘟疫地避开我,用这种在人群中画地为牢的孤独,来惩罚一个其实并无过错的人,虽然荚其名曰教育,实际更多是一种文明的残忍。但无论如何要比《水浒传》里林冲脸上刺着金字,发配沧州,进步得多了。

⑥这种惩罚式的孤独,早已在个人的记忆里,化为历史,但当我白发苍苍时回首往事,犹心有余悸,甚至到了太平盛世的今天,时不时还会在半夜里被那昨日的恶梦惊醒。于是,就出现那阳光下小山村的画面,型是当时残留下来的全部记忆中唯一的亮点。因为当时几乎无人理睬,无人交谈,更说不上能得到什么温馨和同情的我,唯一的自由,除了有雾的天气里,山谷里烟云迷漫,遮住了视线,一无所见外,便是可以聚精会神凝望对面山顶上那几户人家。

⑦从屋顶袅袅的炊烟,到每扇门里走进走出的庄稼人,以及活蹦乱跳的鸡犬,悠闲走动的牛羊,走村串巷的货郎担,走亲戚,回娘家的陌生面孔……成为我排解孤独的良药。否则,那种被整个社会抛弃的隔绝感,一旦到了承受不住时,精神崩溃,会从崖上一头栽进汹涌的丹河里。有人这样尝试过,但不是我。

⑧所以,我从心底里感激那被阳光照得灿烂辉煌的小山村。至少它使我在绝望的生活里,从这扇窗户看到山民身上,也许是中 * * 最本质上的善良。一切的恶,在这样生生不息的老百姓心里,几乎是无地自容的。这有点像丹河里的水,不论山洪暴发,水漫山谷,嚣张放肆,雷霆万钧到何等程度,那总是一过而去的,很快就会变得如同不曾发过洪水那样,温柔平静,澄澈清净。也许,这就是人生的运行规律,没有永远的黑暗,即使暗无天日的话,也应该相信和寄希望于明天的阳光。

⑨给我留下最难以磨灭的印象,是第一次到工地后,遭遇到山洪暴发,于呼啸的激流中“捞河”的壮举了。男女老少,全村出动。几个健壮的汉子,腰里系着绳子,拴在全村人手中。在丹河的浊浪里,捞取从上游冲下来的一切,对贫穷的山村人来说,等于一次天赐财富的好机会。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乐此不疲地一次次朝河中跃去。

⑩最让我激动的一点:一旦飘来尸体,什么到手的东西也不要了,想尽一切办法要把死人拖到岸上等待尸家认领。还有,他们有前辈留下来的捞河规矩,凡是完整的家具,锁着的箱柜,都不马上抬回村里,日夜派人守着,必须十天半月以后,水退了,还要等到水清了,确认无主才处理。衣物宁可沤烂,即或非常非常之需要,也决不染指的。这种古风,是在那纯朴的民心中扎了根的。

11人与人本来应该如此相携相助的。至于人为的孤独,那种恶的浊流,在阳光普照的温馨世界里,只是像山洪那样,尽管会汹涌而来,但来了还会去的。所以,在过去了若干年以后,又一次落入类似的境遇中时,我想起那山村的启示,便由此坚信,对于一切一切的黑暗,至少不要绝望。

(摘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小题1:第二自然段写丹河水势随季节而变化,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5分)

小题2:第六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记忆中小山村的画面“是当时残留下来的全部记忆中唯一的亮点”?(6分)

小题3:第三自然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目的?(4分)

小题4:从全文来看,在作者眼中,“河对岸人家”有哪些特征?(6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2/5715d96f1570db8b2d85af67f3d25a5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温 * * 15个小时“急行军”

张蕾

  2008年12月13日,周六。北京冬日的早晨寒气逼人。不到7点,代表团工作人员开始登机。作为《人民日报》记者,我随温 * * * * 赴日本福冈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这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67客机,只是经过简单改装。部长们坐公务舱,司局长们同其他工作人员和记者一起坐普通舱。这次没有按惯例使用较为宽敞舒适的波音747客机,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航油。8点,专机准时起飞,很快平稳地飞上了云端。

  不一会儿,旁边几位记者并始忙碌起来。原来他们凭经验知道,温 * * 马上就会过来看望大家。果然,温 * * 微笑着出现了,亲切地同大家握手。对记者们, * * 还能准确地叫出名字。大概是看见了陌生面孔, * * 问:“有谁是第一次随我出访的?”我连忙举手说:“ * * ,我是第一次随您出访。可惜时间太短,还不到一天,太遗憾了。”温 * * 笑道:“你下次可以再来嘛。不过,跟我出访很累,就像急行军。” * * 在一个空位子上坐下后对大家说:“今天去日本日程很紧,结束活动后连夜返回,在福冈没有给大家在饭店订休息的房间,因为没有时间休息,大家辛苦了!”飞机发动机噪音较大,为了使舱内的人都能听清楚, * * 始终提高着嗓音。

  东京时间11点20分,专机降落在福冈机场。舷梯旁华侨华人和日本青少年挥舞着中日两国国旗,鼓乐齐鸣欢迎温 * * 。

  在新大谷饭店匆匆吃过午饭,我就跟随温 * * 开始了“急行军”。

  下午1点,在新大谷饭店会见韩国总统李明博,然后乘车前往太宰府市。

  2点,在九州博物馆会见日本首相麻生太郎。

  3点,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5点10分签署《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

  5点20分,会见三国青少年代表。

  6点10分,共同会见记者。

  6点45分,出席麻生首相的欢迎宴会。

  随着温 * * 的活动,我同中外记者一道随领导人不断转换场地,在门外焦急地等待会见、会议的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利用转场间隙,火速给我们吹风。记者们争分夺秒,编辑消息,传输文字和音像,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饿了渴了就用自带的饼干和瓶装水充饥。

  晚上8点20分,三国领导人结束了所有正式活动。麻生首相作为东道主把温 * * 送到九州博物馆门口。两人握手道别后,麻生首相见温 * * 并没有上车离去,有些诧异。温 * * 告诉他还要到另一个大厅去看望驻日使领馆工作人员、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和留学生代表,两人会心地笑了。

  温 * * 同驻日使领馆工作人员、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和留学生代表握手合影后,发表了即席讲话。此时,从离开北京算起, * * 已经整整11个小时没有休息了。由于长时间讲话,嗓子有些沙哑,但话语仍然是那样铿锵有力、动人心弦。大家对 * * 的讲话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围着 * * 久久不愿教开。

  在去机场的路上,夜色己浓,天下起了雨,路人稀少。快到停机坪时,忽然传来一阵阵响亮的呼喊:“ * * 辛苦了! * * 辛苦了! * * 辛苦了!”原来是一大群热情的华侨华人打着雨伞或穿着雨披,等候着为 * * 送行。 * * 连忙下车,冒着霏霏细雨快步走向人群,同大家一一握手话别,此时我看见华侨华人的脸上已是泪水和雨水交织在一起了。

  午夜11点20分,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据了解,专机出国当日往返在国航历史上还是首次。(摘自2008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1.文章的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报道对象是温 * * ,为什么用一个段落来写记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加上“据了解,专机出国当日往返在国航历史上还是首次”这样一句话,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了温 * * 出访中的许多事,你认为哪件事最感人,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填空题

相关内容识记。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这土地》)

(2)冰心,原名____________,中国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和翻译家。《繁星》、《春水》这两本诗集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状物记叙文的特点即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4)童话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来间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儿童思想情感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童话从体裁上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童话剧;从人物形象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拟人体童话。童话的特点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_________是童话的根本特征。

(5)《地毯下的尘土》选自《美德书》这本书展现给我们的是人类本性中永久不变的最基本的十大美德,分别是:同情、自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诚实、信仰、忠诚。

(6)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__,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杂文集、__________,在他去世后,上海亿万市民为他痛哭,并打出___________的牌子,以示敬仰。

(7)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安徒生童话集》中的优秀篇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罗曼·罗兰,法国作家,其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巨人三传》。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