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雪 墙 魏永贵 99号楼的供暖锅炉在天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雪 墙

                                     魏永贵

99号楼的供暖锅炉在天空第一次飘雪花的时候轰隆启动了。于是便从早晨四点半到晚上九点半一直发出呼呼啦啦的吼声。隔一两天还有一辆卡车碾过楼侧的地面,轰隆隆向锅炉房倾倒黑煤,于是粗大的烟囱冒出的黑烟和着呼啦啦的吼声,随着西北风劈头盖脸向99号楼压来。供暖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的二十几家屋门被人一一敲响了。从防盗门中间的猫眼向外看去,这是一个戴着眼镜露着七分微笑三分乞求的人。他自称是新搬来的101,有事要商量。人们莫名其妙地打开门,得到的是同一个请求:在一张状纸上签名。101起草了一份状子,向法院起诉供热公司这家供暖锅炉房噪音过大,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要求赔偿损失并改造锅炉减少噪音。

大家犹豫了,觉得这个已届中年的101是小题大做。大家都说忍一忍吧,你是初来乍到,习惯就好了。

101耐心地听了人们的劝说并不服气。

101说我测试过这锅炉声,分贝太高,属于噪音,我们已经受到侵害。我几次打电话到供热公司,他们置之不理态度蛮横,让我到法院告去。我们当然应该维护合法权益。面对101的理论,99号楼的主人们在哈欠声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好吧好吧你就作为咱们99号楼的代表告吧告吧。”

两天后正赶上一场大雪,天寒地冻,99号楼的暖气打摆子一样忽冷忽热起来,随后的一个星期天,暖气片干脆生冷冰凉的。99号楼有人打电话到供热公司询问究竟,电话那边说去问你们同楼的101吧。99号楼的居民听懂了供热公司的弦外之音,于是纷纷去敲101的门。101听罢歉意地笑笑说对不起诸位,但是错的不是我们。101说供热公司竟然用这种方式报复真是岂有此理,咱们更不能让步,这场官司非打不可。第二天暖气还是不热,101室的天花板便丁丁冬冬一直响个不停。101敲开了201的门。201赔着笑脸说不好意思,屋子太冷只好跺脚取暖,注意点儿就是。等101走回自己的屋子,天花板上的跺脚声更是一阵紧过一阵。晚上101匆匆出门了,半夜回来的时候踩在门前的啤酒瓶子上重重地摔了一跤。天一亮,99号楼的居民看见101抱着一摞纸一瘸一拐地走了。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的居民们忽然感觉久违的暖气又回来了,而且似乎比先前还热。锅炉的声音比以前小了一半。更让99号楼居民吃惊的是,当天晚上从本市电视台“热点透视”栏目里看见了101的形象。101理直气壮地站在法庭原告席上慷慨陈词,历数供热公司对99号楼居民的噪音污染、对居民合法权益的侵害。99号楼的居民们在暖暖的屋子里收看电视节目,兴奋难抑,纷纷拿出酒来庆贺。当夜,家家户户的防盗门又被101一一敲开。

101这次是来分送供热公司的赔偿费,每户50元。101瘸着腿退出了一个又一个屋门,最后来到了201户。201的主人红着脸说,兄弟,对不起,实在对不起。101说,没什么,跺跺脚其实没什么,那几天冷得实在受不了,我也是直跺脚。201说,我知道是谁在你家门前放啤酒瓶倒臭垃圾,实在是太缺德了。101说,没什么,都过去了,你就别说了。几天后刮了一场大风,之后又下了一场大雪。电视上说这是本市50年来的第一次。天亮的时候那雪把一号楼道快封住了。人们很奇怪,要在以往这雪早被101铲走了。被雪堵在楼道的人们便想起101,只有101有工具。于是前去敲门。敲了许久没有动静。眼尖的在门上看见一张纸条:我搬家了。落款的时间已是两天前。人们都愣了。面对眼前这堵半人高的雪墙,大家一时束手无策。(选自《小小说选刊》)

1.对“面对这堵半人高的雪墙,大家一时束手无策”中的“一时”该如何理解?

2.请根据文意概括“101”的形象。(80字以内)

3.“雪墙”作为小说的标题,分明有一种喻义,这喻义是什么?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小说主要讲述了“101”为维护99号楼住户的合法权益而状告供热公司的故事,选材典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

B.小说开头一段的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交待故事的起因。

C.同样是受到了噪声的污染,99号楼的人们,习惯了逆来顺受,“101”却奋起抗争,对比手法的运用,使“101”的形象突出、鲜明。

D.小说中两次出现“101”瘸着腿的细节,让人感到他的孤单、可怜,同情之心油然而生。E.主人公“101”是生活中许多人的代表,为突出小说的生活真实,不应只给他一个代号,而应给他一个生活化的姓名。

答案:

1.要在以往这雪早被“101”铲走了,如今“101”搬走了,99号楼的人们一下子不知该如何做。但这只是暂时的,他们愣过之后,缓过神来,便会想到雪墙是可以铲走的,需要的只是有人像“101”那样挺身而出,最好是大家齐上阵,去争取人人应该享有的不受侵犯的自由空间。  

2.“101”是一位戴着眼镜露着七分微笑三分乞求的中年人。为了维护大家的合法权益,他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地拿起了法律武器。他勇敢、坚强、无私、宽容。  

3.雪墙是继噪音之后又一影响人们生活的难题,雪墙是可以铲除的,需要的只是有人挺身而出。以“雪墙”为题就是希望人们能以“101”为榜样为大家的事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从而改变生存环境,改善人与人之间淡漠的关系。  

4.DE

1.无

2.无

3.无

4.(D项主要是以暗算他的人的可憎可恶反衬他的顽强不屈和宽宏大量;E项真实地反映了如今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不互通姓名的现实。)

【鉴赏提示】

这是一篇颇耐人寻味的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101,无名无姓,只用房间号作为他的代号,这不正真实反映了如今邻里之间不互通姓名,“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现实吗?同样是遭受供热公司供暖房噪音侵害,99号楼的人们习惯于逆来顺受,只有101予以抗争,“我们当然应该维护合法权益”——“当然”“应该”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他为整个楼的人们“到法院告去”,得到的却是人们的漠不关心、反对甚至暗算,其中的细节描写,让人心寒,让人愤怒,让人更感到101的勇敢、坚强、无私与宽容的伟大。101始终是孤独的,在为大家争取到合法权益后,他搬出了99号楼,把一道新的难题——“雪墙”留给了99号楼的人们。那么99号楼的人们是在101精神的感召下,迅速觉悟,齐心努力,去铲除雪墙,争取生存环境的改善呢,还是继续逆来顺受,安于现状?作者没有直接回答,但结尾一句中的“一时”一词似有些许暗示。生存环境,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需要人们共同努力,甚至抗争,才能得到改善。人与人之间,需要敞开心扉,多为别人着想,才会温馨和谐。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支架顶端用细线拴着的摆球质量为m,现将摆球拉至水平位置,然后从静止释放,摆球运动过程中,支架始终不动,则从释放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有(   )

A.在释放瞬间,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M)g

B.摆动过程中,支架对地面压力一直增大

C.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压力为(2m+M)g

D.摆动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