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A点飞向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A点加速度小

C.粒子在B点动能大

D.粒子受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501/8c8891b6e16c8e7b483668995e15ec6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B本题考查价格影响供给知识点。由Q1点到Q2点运动说明价格升高了,生产者有利可图,扩大规模,因此供给增加。本题选B项。A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0分)工业文明兴起后,人类社会历史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跨越。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大航海时代的OL >揭秘16世纪的中西贸易之路》

(1)材料一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结合所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4分)

材料二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2)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论证材料二的观点。(2分)

材料三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数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2分)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进口的奔驰更加便宜,沃尔玛的商品更加丰富……但也并非都是赢家,农产品进口关税减低,许多农民的生计变得艰难……

——人民网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进行了怎样的努力?(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