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小题2:当地该日( )

A.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题目分析:

小题1: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下高上低的大气结构有利于对流的对流,大气较稳定。读图可知,5时、20时出现逆温,大气稳定,12时、15时逆温消失。正确答案选A。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逆温从上而下逐渐消失也说明这一问题。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各气温曲线之间的气温差判断,下部明显大于上部。正确答案选A。

小题2:由日出时间5时推断日落时间为19时,并且知道这一天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正午地物的影子不会是年内最长,因为太阳高度越大地物影子越短。该地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正午太阳不可能位于北方。北半球的夏半年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中纬度地区一定比海口的白昼长,因为海口的地理纬度大约是北纬20°,位于低纬度。正确答案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相关知识。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48岁。8年来反复乏力、纳差、肝区隐痛,血清转氨酶反复升高,血清球蛋白升高。查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腹膨隆,肝右肋下未及,脾肋下1.5cm,移动性浊音阳性。电子胃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明显。化验:类风湿因子阳性,肝功ALT350U/L,T-Bill78μmol/L,HBV标志物为HBsAg、抗-HBe、抗-HBc阳性。对此病例的诊断应为()

A.失代偿性肝炎后肝硬化

B.急性黄疸型肝炎

C.慢性重型肝炎

D.类风湿关节炎

E.胆道感染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