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图甲为地球某日昼夜情况示意图,N为北极,S为南极,P为120°E经线和晨线的交点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图甲为地球某日昼夜情况示意图,N为北极,S为南极,P为120°E经线和晨线的交点。图乙表示旗杆的日影(图中短粗线)朝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从该日开始P点向北极点移动,每天的同一时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乌拉尔山北部地区逐渐出现极夜现象

B.澳大利亚的悉尼日出时间不短推迟

C.美国西部旧金山市多为艳阳高照

D.国际日界线上黑夜的纬度范围将不断增大小题2:当P点为2013年4月22日(星期一)9:10时,福建师大附中进行全校升旗仪式,上图乙中旗杆的影子朝向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题目分析:

小题1:P点向北极点移动,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运动到赤道,即在夏至到秋分这段时间,此时北半球是夏季,不会出现极夜现象,所以A项不正确;因直射点向南运动,所以南半球的昼应该越来越长,日出时间应该不断提早,所以B不正确;直射点向赤道移动,出现极夜的范围应该越来越小,所以各经线上黑夜的纬度范围将不断缩小,故D也错误;旧金山位于120°W,属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此时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又因120°E此时在0—6点之间,而地方时与之相差8小时的旧金山,一定在白昼范围内,所以可以说艳阳高照,故C正确。

小题2:4月2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福建师大附中一定是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从日出到正午,太阳的方位由东北——正东——东南——正南,如图:9点10分太阳的位置离正午时正南的位置小于1/4昼长,即太阳此时在东南方向,因此旗杆影子朝向西北。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宫。 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以下关于商代相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伊尹放逐太甲不能说明商代相权高于王权

B.伊尹放逐太甲而被人认可,说明正常情况下,商代每个相都有这样的权力

C.伊尹放逐太甲后摄政当国,说明商代相权还未受到分权的限制

D.伊尹放逐太甲后归政,说明商代相权和王权存在制约关系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