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 )。 A.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边际效益递减性,土地利用方式变更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 )。

A.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边际效益递减性,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区位的效益性
B.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使用多样性,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区位的效益性
C.土地资源的多样性,边际效益递减性,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区位的效益性
D.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边际效益递减性,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区位的变更性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30/f1a2b09880542d8cd5362cab1f4b55d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一次函数中一次项系数-3<0,-1<2,∴y1>y2.故选C.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化)。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请从欧美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方面的新变化予以概括说明。

示例: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

政治上:

经济上:

(2)为什么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100年间,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一个世界体系?

生产方式:

政治变革:

国际格局:

(3)垄断组织产生的条件和实质是什么?二战后垄断又有何新的发展?

(4)(以下3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进入垄断阶段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体制方面所呈现的不同特征,说明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5)人们常说,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步履艰难,一波三折。请列举19世纪60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次尝试。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工程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3个不同性质的施工单位承担该项工程的全部施工任务,建设单位分别与A公司签订了土建施工合同;与B公司签订了设备安装合同;与C公司签订了电梯安装合同。3个合同协议中都对甲方提出了1个相同的条款,即建设单位应协调现场其他施工单位,为3公司创造可利用条件。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A公司在签订合同后因自身资金周转困难,随后和承包商公司签订了分包合同,在分包合同中约定承包商丙按照建设单位(业主)与承包商乙约定的合同金额的10%向承包商乙支付管理费,一切责任由承包商丙承担。

事件2:由于A公司在现场施工时拖延5d,造成B公司的开工时间相应推迟了5d,B公司向A公司提出了索赔。

事件3:顶层结构楼板吊装后,A公司立刻拆除塔吊,改用卷扬机运材料作屋面及装饰,C公司原计划由甲方协调使用塔式起重机将电梯设备吊上9层楼顶的设想落空后,提出用A公司的卷扬机运送,A公司提出卷扬机吨位不足,不能运送。最后,C公司只好为机房设备的吊装重新设计方案。C公司就新方案的实施引起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的规定,工程承发包过程中的违法分包行为有哪些?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