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震川文钞》序 (清)张士元 《震川文集》有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震川文钞》序

(清)张士元

《震川文集》有昆山本、常熟本,皆不全,且为后人所涂乙,颇改旧观。最后其曾孙庄出所藏钞本,商订于虞山①而刻之。虽亦不免移篇改字之误,然赖有此刻,人始得见其大全。

余生平颇嗜熙甫文,独病其集中间有应酬率易之作,不适于读也。因手录其尤可法者若干首,即用熙甫读《史记》之法读之,稍稍加评注焉。

盖古今文章,自汉氏以来,至唐之韩、柳始备其格,至宋之欧、苏、曾、王乃尽其变。自宋迄元,代有作者,姚燧牧庵、虞集道园尤为一时之杰。明正德、嘉靖间,唐应德、王道思相切劘②以古学,唐学眉山,王学南丰③,皆大雅之才也。而其力抗欧、曾,气追班、马,如江、汉之发源于岷、嶓而滔滔不竭者,熙甫一人而已。

余尤喜其叙事诸文,虽世俗琐事,皆古雅可观。江阴杨文定公尝言:“文章要得《二南》④风度。”如熙甫真可谓得之矣。读之使人喜者忽以悲,悲者忽以喜,不自知其手舞足蹈而不能已也。

与熙甫同时人,如王元美⑤,方以诗震动天下,斥熙甫之文为庸,其后乃卒深服之,此岂苟然者哉?而今之剽窃补缀,肥皮厚肉,取青媲白,而自诩为工者,辄敢薄熙甫为不足学,又元美之徒所窃笑者已。是为序。

【注】①虞山:明末清初文学家钱谦益。②切劘(mó):切磋。③眉山、南丰:眉山指眉山“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南丰是指南丰人曾巩。④二南:指《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两部分,多为民俗歌谣,有些诗写家庭生活、男女关系之类,也就是本文说的“世俗琐事”,颇能感人。⑤元美: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的字。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独病其集中间有应酬率易之作病:忧虑

B.至唐之韩、柳始备其格格:法式、标准

C.而自诩为工者工:精致

D.辄敢薄熙甫为不足学薄:轻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皆大雅之才也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B.最后其曾孙庄出所藏钞本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相切劘以古学则修文德以来之

D.此岂苟然者哉虽然,犹未有树也。

7.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不自知其手舞足蹈而不能已也。

A.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B.姜氏何厌之有?

C.何面目以归汉!

D.恐年岁之不吾与。

8.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的标题和正文中分别称呼归有光的号和字而不称其名,这表明了文钞的编者对归有光的尊重。

B.文章写到唐宋八大家的成就并提及王元美对归有光散文评价的态度变化,其目的都是凸显归有光对散文的贡献。

C.在明代正德、嘉庆年间,唐应德、王道思都是文章大家,但力抗欧阳修、曾巩,气追班固、司马光的,只有归有光一人。

D.自古以来的序文褒奖溢美之词甚多,能像本文作者这样在充分肯定评价对象的基础上,又能客观指出其不足的,实属难得。

9.断句和翻译。(9分)

郑板桥咏饼

郑板桥大令,通率诡诞,书画多奇气,世咸以才人目之。读其集中家书数篇,语语直挚,肝肺槎牙,跃然纸上,非骚人墨客比也。板桥少孤寒赖乳母费抚养得活值岁饥费晨负入市以一钱易饼置其手始治他事。板桥既入官,有诗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平生所负恩,岂独一乳母。”令人不堪卒读。

(选自清•葛虚存著《清代名人轶事•文艺类》)

(1)用“/”给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板桥少孤寒赖乳母费抚养得活值岁饥费晨负入市以一钱易饼置其手始治他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书画多奇气,世咸以才人目之。

②平生所负恩,岂独一乳母。令人不堪卒读。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30/cdacafb6ecbab7b2bd18a069e92ff48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 △=[2(k-1)]2-4(k2-1)=4k2-8k+4-4k2+4=-8k+8,又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8k+8>0,解得k<1,即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1;(2)假设0是方程的一个根,则代入原方程得02+2(k-1)•0+k2-1=0,...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蒹葭》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找出下列字词的近义词。 

(1)苍苍:______________(2)坻: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喻了时间的推移,每章后两句描写访求“伊人”而不得的迷惘之情。     

B.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的时间不懈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C.“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仿佛置身于洲岛之上,可望而不可及。     

D.“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伊人”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她那“在水一方”的倩影一般。

6.《蒹葭》诗极具含蓄美,请你分析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