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What does Tom study? --He studies ____

题型:选择题

题目:

--What does Tom study?

--He studies _____ science of _____ sound.

A.the, /

B./, /

C./, the

D.the, the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30/5dc48302629aeb50115e4c69fa812c10.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因为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一定,也就是水的体积与水的高度的商一定,所以倒入水的高度和水的体积成正比例.故选:A.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歌 声

       本文选自《旅程记》,作者以群。写于1942年4月。抗日战争期间,香港沦陷后,我党组织护送一批知名文化人离开香港,经由广东沦陷区到达抗战大后方。本文所写,即为这次行动的一段生活。

       梅林坳的路是难行的,肩上的负荷渐渐地沉重起来。我们行进在艰难的路上。

      那正遭受着残酷践踏的土地——九龙新界的远影,还依稀地(        )在那迷蒙的雨雾中,在那模糊的远山的阴影下,好像一只在荒野颤抖着的受伤的野兽。人们不都是刚从那死亡线上逃脱出来的吗?

       站在山道上回过头去。那久经荒芜的田地,变成了瓦砾的村舍的旧迹,被砍伐了的树木残根……还清晰地呈露在人们的眼底,这一切都铭志着这土地的被蹂躏、被残害的过去。

       仰望山头,路还那么悠长啊!可是,越过这山壁,越过这难行的山道,不就是自由的天地吗?怀着这希望,这确信,谁也不会发出一声怨叹。曾经走到绝望边缘上的人是不会屈服于艰苦的!

       一刻钟以前,我们不是还在敌人武器的控制之下吗?可是,现在,我们竟然平安地转上了通向自己人的土地的路,摆脱了野兽的跟踪。谁还会顾虑到道路的艰难呢?

       当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那是多么地高兴啊!向北望去,一片丰饶的田地,展开了在山下,虽然已是残冬的季候,可是,那些成熟了的麦子,那些将近开花的蔬菜,绿得多么诱人啊!就在那方向,寄托着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漫漫长路的目的。

       微风轻抚着我们发红的脸,阳光从云隙里伸展下来,温暖着我们,有如一条金色的被子。多么明朗的天气啊!我们多久不曾在这样明朗的天空下呼吸过了啊!三十天以来,在我们的回忆中似乎搜寻不出一个明朗的天气。那些日子,天空总是那么阴沉,战烟和阴雾混和着,低低地压了下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那时,我曾经想:“香港的天气难道向来是这样的么?为什么一向不曾发觉呢?”可是,现在,我们终于摆脱了那窒闷的空气的压迫!我们又能轻快地呼吸新鲜的空气了!

       经过了十几分钟的休息,一天行旅的疲劳,似乎很快地洗清了,我们又精神饱满地开始了未尽的旅程。

       下坡路特别地好走,人们的脚步都轻松了起来。有人轻轻地唱起歌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歌是太熟悉了,不大容易在人们的心里唤起感动。可是,现在,这同样的歌声,却多么地叫人感动啊!三十多天以来,我们不曾听到过这歌声,谁还敢唱这歌呢?恶兽们不是正在窥视着每一个“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而企图以一声歌或一句话来做屠杀的罪证吗?我清楚地记得:在圣诞节次日的那个恐怖的早晨,邻家的三岁的孩子曾经为着唱了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而遭到她母亲一顿打。当她母亲变了脸色,用手扪她的嘴的时候,她挣扎着,带哭地问:“为什么不许唱呢?”

       大人们也只能含着泪沉默地望着她,谁能说这歌是有罪的呢?三岁的孩子是不能了解这一夕之间的巨变的,她又有什么理由要抑制这唱歌的欲望呢?

       可是,现在,我们又重新听到了这歌声!一个人低声地开始,于是第二人,第三人……不自觉地随和起来,于是这低声的吟哦终于成了壮大的歌唱——叫人激动,颤栗的歌唱!

       负荷依然是那么沉重,道路依然是那么崎岖,可是却不再感到疲困,因为我们终于越过了那生和死的界限,踏上了自己人的土地!

1.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        )处。[ ]

     A.隐没

     B.隐现

     C.躲藏

     D.掩映

2.“自由的天地”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6两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1)___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7段中多次写到“明朗的天气”,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志;“那窒闷的空气的压迫”既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同样的歌声”现在为什么“叫人感动”?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第13段的描写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7.从全文看,第14段连用“依然”一词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80岁,晨起排粪时突发言语不清,四肢不能活动,并迅速出现意识障碍,继之左侧瞳孔散大。查体:BP140/90mmHg;浅昏迷,眼球向右凝视,左侧瞳孔散大;双肺呼吸音粗,心(-);四肢不能活动,双侧巴宾斯基征(+)。颅脑CT:左侧额叶、顶叶、枕叶出血。

目前应给予的处理有()

A.吸氧

B.心电监护

C.脱水降低颅内压

D.抗感染

E.脑保护治疗

F.立即手术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