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射电天文学是利用天体在1毫米以上波段的辐射来研究天文现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射电天文学是利用天体在1毫米以上波段的辐射来研究天文现象的学科。以天线电接收设备为观测手段,是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央斯基检测长途无线电通讯中的干扰信号时的偶然发现。理论上以近代物理为基础来分析研究天体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和结构演化。  

  当我们参观射电天文台时常看见许多仰面朝天的金属丝网或薄板构成的抛物面天线,那就是射电望远镜的本体。为了获得高灵敏度和高角分辨率,天线的口径常相当大,最大的有美国阿勒西波的300米固定天线望远镜,俄国的RATAN-600以及德国波恩的100米可动天线望远镜。为了获得毫秒级的角分辨率,还用多台天线构成干涉仪及综合口径望远镜,如甚长基线干涉仪,美国的VLBA等。目前正在酝酿中的接收面积数平方公里的VLT和2000平方米的MMA以及空间射电望远镜干涉仪VLBI代表着射电仪器技术的新高峰。另一方面,频谱观测技术的发展也很重要,移动频谱仪和声光频谱仪以及外差干涉仪均很重要。  

普通恒星的黑体射电辐射非常微弱。我们探测到的射电源多是非热辐射,大多与天文世界中的能量迸发有关。规模最小的有太阳表面的局部爆发、特殊恒星的爆发;较大的有晚期恒星的爆炸;更大的如星系核的爆发(活动星系核和类星体)等。这些天体的非热辐射有电子和离子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产生的韧致辐射、有相对论性电子在磁场内回转时发生的同步加速辐射和高温等离子体内出现不稳定时等离子体集合行为生成的等离子体波通过非线性效应而产生的等离子体辐射。其表现形式有连续辐射和谱线辐射之分。

射电谱线有原子谱线、分子谱线和复合谱线之分。它们十分重要,一般产生于低温低压和低密度的星际空间,因而是研究星际物质分布、星系结构以及原恒星和恒星形成区的重要手段。最重要的原子谱线是波长21厘米的中性氢原子谱线。分子谱线主要由分子的转动跃迁产生,其中有很多有机分子谱线。中性氢的21厘米谱线和许多有机分子脉泽谱线提供了有关银河系结构和恒星形成区的许多有趣的新知识。红移后的中性氢赖曼线系使我们发现了类星体以及星系际气体的分布和特性。射电辐射的谱特性和时变特性也是了解天体本质和辐射机制的重要观测表象。类星体、脉冲星和3度K微波背景的发现是射电天文对近代天体物理的三大贡献。  

  随着观测手段的不断革新,射电天文学在天文学的各个层次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每个层次中发现的天体射电现象,不仅是光学天文的补充,而且常常越出原来的想像,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小题1:下面对“射电天文学”及其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射电天文学是利用天体在1毫米波段的辐射来研究天文现象的学科,以无线电接收设备为观测手段。

B.我们时常看到的许多仰面朝天的金属丝网或薄构成的抛物面天线,就是射电望远镜。

C.射电天文学对近代天体物理的三大贡献是发现类星体、脉冲星和3度K微波背景。

D.射电天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央斯基检测长途无线电通讯中的干扰信号时偶然发现的。小题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射电与普通恒星、特殊恒星的爆发以及晚期恒星的爆炸有关。它是这些天体的非热辐射的产物,主要包括韧致辐射和等离子体辐射。

B.射电天文学是以近代物理为理论基础来分析研究天体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和结构深化的。

C.为了获得高灵敏度和高角分辨率,射电望远镜有时还用多台天线构成干涉仪及综合口径望远镜。

D.射电天文学在天文学的各个层次中都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并为天文学的发展开辟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小题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射电望远镜的天线口径越大,射电望远镜的灵敏度和角分辨率就越高。

B.射电谱线一般产生于低温低压和低密度的星际空间,因此,借助它们可以弄清星际物质分布、星系结构以膛原恒星和恒星形成区等许多天文学现象。

C.太阳黑子爆发时,会产生较大规模的射电,它们可使无线电通讯暂时中断。

D.射电望远镜和射电天文学将最终为我们揭开宇宙的秘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30/5c18674fb25f0e23bce91e6d61a9f1c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A题目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阅读分析材料,抓住关键词“有国则有兵备”和“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联系明治维新的内容可以判断这是日本实行的征兵制。故选A。点评:...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14分)某研究性学生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

试回答:

(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________(填写装置的序号);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并请你帮该小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在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小组又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2.0 g,研磨后溶解,配制成250 mL溶液,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H2SO4溶液,静置。待完全反应后,用0.1 mol·L1的Na2S2O3溶液做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碘,已知反应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反应完成时,共消耗Na2S2O3 200 mL。则该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      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