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他们”(12分) 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但他们仍旧是不自由的,没有主人的同意不能离

题型:综合题

题目:

“他们”(12分)

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但他们仍旧是不自由的,没有主人的同意不能离开土地,如果变更给新主人,他们也随之被转让。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作为其一生劳作的回报,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数日,还得修缮主人的道路、桥梁和围墙。当他们结婚、继承父辈的田产或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得付些钱款。他们用粮食、水果、蜂蜜、鸡蛋、家禽等实物按比例支付一年的收成。在和平无事的安宁岁月里,他们常常经营市集。

问题:

(1)材料中的“他们”是指哪一种人?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2)结合材料概括“他们”所处时代的经济形态特征。(4分)

答案:

(1)水平1:基于材料的信息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8分)

•农奴,他们与主人之间有人身依附关系,如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人身不自由;主人不同意不能离开,随主人转让。他们与主人之间是依靠权利与义务(契约、法律关系)来维系的;如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但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或有权继承父辈的田产、使用当地的磨坊,但要向主人纳税。

水平2:能从材料中提取部分信息,或判断理由不准确(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0分)

(2)水平1:做出的概括与材料中的信息一致,且概括正确完整。(4分)

•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土地;使用当地磨坊时,但要向主人纳税;他们常常经营市集。据此可知,庄园有农业、手工业和集市交换,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水平2:做出的概括与材料中的信息部分相合,或概括较完整(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0分)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1)从材料 “不自由”“不能离开土地”、可以转让、为主人无偿工作等信息,可知“他们”是指俄国的农奴。

(2)结合材料“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土地;使用当地磨坊时,但要向主人纳税。他们常常经营市集”判断这种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