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水痘皮疹的特征有哪些

题型:问答题

题目:

水痘皮疹的特征有哪些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429/c3675a6707434d2ca1b0cd53e280498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

        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是谓之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

         何谓瓦解?曰: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此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有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吴、楚、齐、赵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之所留意而深察也。

        近者关东五谷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明于安危之机,修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诚以天下为务,则汤、武之名不难侔,而成、康之俗可复兴也。此二体者立,然后处尊安之实,扬名广誉于当世亲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遗德为数世隆,南面负扆摄袂而揖王公,此天子之所服也。

                                                                                      (取材于徐乐《言世务书》,有删改)

  【注释】①吴、楚、齐、赵之兵:指汉景帝三年(前154 )吴楚七国之乱。②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其时天下安定,百姓富足。③负扆(y ǐ):背对屏风。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也            资:参考、借鉴

B .威足以其境内                    严:使……畏服

C .此二体者,安危之明也            要:要旨、要领

D .推循理而观之                    数:规律

2.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财足以劝士民                  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

B .非权轻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     扬名广誉当世

C .不得旋踵而身禽矣              况群臣百姓能乱乎哉

D .则民有不安其处者矣            若属皆为所虏

3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来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然(七国)不能西攘尺寸之地

B .民多穷困,(又)重之以边境之事

C .不安故(民)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

D .扬名广誉于当世,(则)亲天下而服四夷

4 .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秦末民困、下怨、俗乱,统治者却无所作为,土崩之势已成,陈涉得以“起穷巷”。

B .若国君能泽被百姓,百姓能安土乐俗,就算外有强国劲兵之患,也不足以危害国家。

C .作者指出,关东地区天灾频繁、战祸不断、五谷歉收,是形成土崩之势的根本原因。

D .统治者要预知危机,防患未然,把治国当作根本职责,才能使百姓安定、天下太平。

5.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以天下为务”的具体所指,并联系实际或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